冯女士定做5899元西服,成品问题多多,却有此遭遇:
本报讯 记者程行欢报道:冯女士的丈夫量身定做了一套5899元的西服,但是成品存在很多问题,修改多次都不满意,而店家只肯退70%的货款。作为消费者,冯女士夫妇平白无故蒸发了1700多元。广东省消费者委员会副***江列华指出,商品该退多少*,商家该付多少责任,要看衣服是否因为质量问题不能使用,还是存在瑕疵。
据冯女士表示,去年10月29日,她陪丈夫甄先生在天河北一家服装店量身定制了一套人民币5899元法国面料的男西装,由于定制的是该公司*贵的一套西装,在该公司店员度身量尺寸后,可以享受一位**的**傅再量度尺寸。同时,店员告诉他们,按照公司规定需全额支付服装款项方可定制西装,于是他们如数支付了人民币5899元的西服款,该店开具了一张定制西服业务登记单。
“在12个工作日后,我们被通知回店试穿西装,试穿的效果是上装和西裤均有毛病,其中以上装左右背部都有皱折的缺陷*为凸出。”冯女士回忆道,当时的情况,店里的**傅看了效果后,也要拿回厂修改。11月中旬至12月中旬期间,回店试穿后修改反复多次,“他们一直无法解决西装穿上后背部有皱折的缺陷问题。无奈之下,我们在12月19日要求退订。”
不过,买时容易退时难。冯女士接下来开始了漫漫退货路。店方先使用了“拖”字诀。“几天过后不见他们有任何的回复,就只能亲自上门与店方交涉,*后他们接受了退订的申请。但又推辞说因店铺没有这么多现金。”于是冯女士又给了对方一个银行账户,由该公司财务将款项划至我的账户上,并出具一张退换货单,该单列明因“回修过很多次,还是不满意,退款,应退金额为人民币5899元”,在退货单上注明12月31日电话确定日期退款。
几天过后,店方又用了“折”字诀。该公司根本没有任何人与冯女士联系,经多次电话及到店咨询,冯女士被告知可用5折的价*购买所做的西装,她表示不接受,“一位自称是该公司负责人的电话告知我,如退款只能退定制西服款的70%,说是该公司的规定,但是这规定为何没有在客人定制西服时告知客人,甚至连在该公司工作的职员都不知道。”*后,在2009年1月20日店方将人民币4129.30元转入冯女士先生在中国银行的账户上,“他们扣收了1769.7元,而且至今仍没有一个不能足额退款的说明。”
针对这样一种情况,广东省消委会副***江列华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西装的情况是否能够达到合格产品的质量要求。“一件5折都不想要的衣服,可以拿去相关部门进行鉴定,如果不能达到合格产品的要求,店方应该付全责。”但是,他指出,如果只是衣服有瑕疵导致消费者满意度不够,要求退货,厂家也在面料、人工上付出了一定的成本,收取一定的折扣也属于合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