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网南宁讯4月27日,自*区**在南宁举行《广西西江**水道建设规划》暨西江**水道网站开通新闻发布会。会议透露,到2012年,广西西江新增内河港口吞吐能力要超过7700万吨,总吞吐能力达到1亿吨以上。《规划》中估算,2008年至2012年开工建设项目总投资742亿元。
西江水道“**”待挖掘
广西西江**水道主要由连接南宁、贵港、梧州、百色、来宾、柳州、崇左市的1480公里内河水运主通道组成,涵盖流经河池、桂林、玉林、贺州的地区性重要航道1621公里。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多种原因,内河水运仍然是我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薄弱环节。广西西江**水道规划范围内,500吨级以上的高等级航道仅占30%,1000吨级以上泊位仅有57个,航道与港口的通过能力无法满足水运发展需求,船闸的通过能力也初显不足,贵港、西津、红花等枢纽的船闸,也需要进一步扩建。
“十一五”以来,适合水路运输的大宗货物如水泥、煤炭、钢铁、机械、矿产品、农产品、建筑材料等不断增加,内河货运量将保持平稳较快的增长。2008年10月以来,为充分发挥我区内河水运资源优势,自*区党委、**提出了打造西江**水道,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决策部署。
2012年初步形成亿吨**水道
《规划》明确指出,到2012年,广西西江新增内河港口吞吐能力超过7700万吨,总吞吐能力达到1亿吨以上,基本建成贵港至梧州2000吨级航道、右江1000吨级航道、柳黔江500吨级航道、红水河500吨级航道和桂平二线船闸;船型标准化率达到65%,船舶平均吨位达到500载重吨;西江贵港至梧州航段实现航道数字化、管理信息化,进一步提升广西西江**水道整体通过能力,亿吨**水道初步形成。
2020年前,将连接南宁、贵港、梧州、百色、来宾、柳州、崇左7市共1480公里的内河水运主通道全部建成为1000吨级以上航道。其中,南宁、来宾、柳州以下建成2000吨级航道;贵港以下建成3000吨级航道;连接河池的红水河航道建成500吨级高等级航道;连接桂林、贺州、玉林3市航道建成300 吨级的地区性重要航道。
届时,我区将形成以西江航运干线和右江、红水河、柳黔江水运通道为主骨架,干支畅通、江海直达,设施较为完善的内河航道网;加快内河港口现代化建设,形成以贵港、梧州、南宁主要港口为核心,百色、来宾、柳州、崇左等地区性港口为重要补充,布局合理、层次分明、功能明确、设施完善的内河港口体系。
项目总投资700多亿元
《规划》中估算2008年至2012年开工建设项目总投资742亿元,这么多的资金从何而来?
《规划》提出,政策**方面要求加大财政投入、吸引社会资金,落实扶持政策、创新体制机制。
水运项目主要划分为公益性和经营性两大类。考虑到以航运开发为主的航运枢纽、船闸、航道和支持**系统类公益性项目基本没有收益,企业没有投资意愿,一般以**投资为主;水利枢纽、港口、运力类经营性项目的实施,以项目所在地**为主,投资以企业为主。为推进公益性项目的建设,我区已加紧组建西江水运建设投融资平台,整合西江水运相关资产。
为积极争取西江流域相关省份对西江**水道建设的支持,我区正在请求交通运输部牵头建立相关省参加的跨省区水运协调工作机制,加强与广东、云南、贵州等省及港澳地区的沟通协调。同时,积极争取国家对西江**水道建设的支持,努力使**水道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力争在“十二五”规划和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中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