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出口面临寒冬 进口的升温

2011-08-02来源 : 互联网

进口是一个难以弥补出口

中国海关网的数据显示:中国进口贸易的市场增长迅速,从2001年的2436亿美元增长到2007年的9558亿美元,增长幅度近300%。在过去的几个月里,我国的月度进口规模已连续2个月超过千亿美元。今年5月份,进口1002.9亿美元,同比增长40%,增速比上月提高13.7个百分点。在参与调研的企业用户中,将有54%正在或者打算近期从事进口业务。

不断升温的内需消费,不断扩大的中产阶级人群,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需要从国外进口技术、高科技材料以及设备,来提高产品附加值。我国对高附加值的产品需求量逐年增加?如在电子元器件行业,很多设备都要求其中应用的元器件有较高的技术含量,而这些产品目前在国内还难找到替代产品,必须依赖于进口。有长期跟踪外贸行业发展的**提醒,高技术含量产品以及服务的进口有利于扭转“中国制造”**靠低成本的劣势。

跷跷板效应凸现

一位在外贸B2B电子商务行业工作多年的人士慨叹,外贸环境的恶化对强调外贸线上交易撮合的B2B网站来说,是一个坏消息。“对于出口型企业而言,套用一句股市上的说法,从去年到今年,所有利空一次出尽,冬天来了。”他们不知道为什么会失败,只知道支出越来越多,收入越来越少,直到支撑不下去。但他们不是惟一的失败者,就在这半年多时间里,在珠三角以及长三角,从玩具到制鞋到纺织服装、塑料制造、电子零件、金属及非金属制品等行业,相当数量的制造工厂相继倒闭,外资撤离。

不过,反过来看,国家贸易政策由“奖出限入”转向“进出平衡”,鼓励进口的政策暖风频吹,在双边优惠贸易安排、进口信贷支持、进口贴息以及进口展会等方面频频出招。人民币持续升值、国家外汇储备充足、国内能源原材料需求旺盛,也为扩大进口、降低企业运营成本、规避贸易风险提供了重要的市场契机。就像跷跷板一样,出口市场的降温,换来的是进口市场的渐入佳境。

*近有报道,世界银行对考虑2006年物价的各国国民总收入GNI水平——“购买力”,进行分析得出的结果显示,中国的购买力上升到第二位,仅次于美国。

广州高树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刘雪飞就是进口贸易的受益者,他从做陶瓷出口起家,3年前转做进口澳洲红酒。从2005年到2008年,公司从*初的每月进口半个货柜到目前每个月进口6个货柜,从*初的一个品牌到目前代理70多个品牌,每年公司的营业额都有200%-300%的增长。刘雪飞对中国进口商品市场未来几年的发展感到非常乐观,他认为人民币的不断升值,加之国民购买力不断提高,对于一些国外的“舶来品”的消费力也越来越强,比如烟酒、化妆品、服装、电子产品等。

目前,有不少的外贸型公司开始筹划进口的生意,特别是通过互联网寻找进口商机。据相关部门统计,仅机电行业有进口实绩的企业在2006年就达到7.78万家。而人民币的不断升值,可以用比以往更少的投入获取更为先进的国外技术、设备以及成熟的、新奇特产品。同时由于国家下调了进口关税,所以借此机会进口一些**的国外产品来填补国内日益高涨的个人消费市场,也是一个非常很好的选择。但有**认为,外贸骤然降温后,对国内曾热极一时的B2B外贸电子商务有一定的影响,而进口的增长显然无法弥补出口的回落,对于外贸依存度大的B2B电子商务来说,这同样是一个冬天。

咨询项目,请扫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码
在线咨询
领取资料
微信扫一扫、长按二维码、点击“在线咨询”,发送项目名或品牌名,立即咨询加盟项目。

©2004 3158招商加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