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永行》,郑作时著,中信出版社2009年10月出版
刘永行是*早一批白手起家,用1000元资本把一个制造业微型企业做成大公司的案例的主角,他的探索为企图有更大作为的民营企业家们提供了一种可能的发展路径。他的经历和思辨,可以像一面镜子一样映射出创业者的各种问题的答案。
2009年10月,*新的“胡润百富榜”发布,王传福以350亿元的***次登上榜*。在其之后有四个并列的第五名,其中,刘永行家族再次以300亿元**赫然在列。刘永行为何能一直在变动的百富榜中每年上榜?作者经过8年的跟踪、分析,为读者揭开低调刘永行的神秘面纱,还原这位*富的**路径。
□方伟丞
“中国人做事不到位。”
之所以把这句话放在这篇文章的**句,是因为《希望永行》全书通读下来,这句话在我的印象中是那么的深刻、那么的刺耳。正如作者郑作时所言,任何一个中国人看到这句话都会受到刺激。我以为,由这句话引申出来的深层意义,是中国现代史开始以后几代的经济学家、**家、企业家、作家们所苦苦追寻的结果,也是作者花费了八年的*大精力撰写《希望永行》这本书的真正原因。为什么中国人做事不到位?中国人广为诟病的劣根性在哪里?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怎么改进?这是绝大多数中国人避而不谈却又暴晒在日光下隐隐作痛的一块伤疤。
《希望永行》这本书并非创业者的案头书,因为这本书里不会直接跟你说一些创业获得成功的实战技巧,不会给出一些四海皆行解决困难与挫折的实际方法,这本书里,随处可见的更多的是思想。是的,这是一本饱含思想与智慧的书。它的思想性在于,在本质上解答了我们为什么要创业,要创什么业,创业成功了要对国家与社会有什么反馈,创业者的使命与梦想是什么这一系列问题。任何一个创业者如果不想清楚这些问题,那么不应该去创业,创了也会无业。很多人创业是为了*钱,为了生存,生活所逼环境所迫,不得已而为之。
我深深地感到“创业”一词的高尚与尊贵被世俗社会所严重低估,正如这些年来世俗的眼光给“大学生、农民工”群体套上了不值钱的灰暗光环一样,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农民至今仍是中国*大的群体,他们是我们的希望与生存保证。我固执地以为,“创业”是一种神圣的行为,这种行为令人感到兴奋、激情、日不能寐,宁愿放弃拥有的一切去成就它,创业让我们心怀伟大的使命与梦想,让我们相信自己是世界上*独特的人,自信,自强,自豪,从而全力以赴地为企业和社会创造价值,提升国家的竞争力。这样的信念,从我踏入社会的那一刻开始,就一直固守在我的心中,从未改变。如果尚未清楚“创业”的意义,那么请慎谈创业,因为过多的创业行为也会给国家带来负担,给社会经济结构带来不稳定因素,给市场带来潜在的制度风险,这些都是真正的创业者要思考的问题。
《希望永行》是一本创业者的生存哲学之书。作为中国**代创业者、**个真正意义上的中国企业家,刘永行的个人经历与管理思想具有一定的普世价值。在我还没看《希望永行》一书之前,还没有深入地了解刘永行之前,郑作时曾与我分享了一句刘永行的话:“一个为着自己使命而奋斗的人,连上帝都要为他让路!”刘永行说这句话时,正是处于企业经营的困难时期。刘永行不愧是一个真正的创业者、企业家,只因他在说这句话时表现出来的十足的底气,以及对自己的使命与梦想毫不动摇的那份自信。我曾为刘永行的这句话思考、感动许久。思考的是它的深度,感动的是它的朴素。综观当下,许多自诩为“企业家”的人,可能连发个言都要别人帮他起稿,作决策时贪快完全靠拍脑袋,事业有成后,整天沉迷在灯红酒绿与上级领导应酬中,靠着紧密的“政商关系”固有思维倒卖资源谋取利益,相比之下,刘永行才是这个时代所需要的企业家,这样的企业家才能促进社会的进步,影响世界。基于此,刘永行的思想与智慧,才有必要借助本书让更多人所了解、参悟。
在这本书中,处处熠现着智慧的光芒。从刘永行做电器修理工到下海创业的心态转变到刘家四兄弟凑齐1000元开办了育新良种场,从四兄弟第三次创业养鹌鹑带起了新津的养殖热潮到偶然的机会转型进入了猪饲料产业,再从四兄弟分家明确股权各自创业到刘永行建立起东方希望集团*后进入第二产业,每一个过程,每一个故事,都堪称经典,对于创业者来说,都有极大的学习与借鉴的价值。假如哈佛大学要在中国找一个民营企业的发展史作为案例纳入MBA的教材中,那么我以为非刘家四兄弟的希望集团莫属。或许,刘永行与韦尔奇见面时的那句话:“中国是世界的希望,而我们是中国的希望集团”,更具有深入人心的说服力。
我在刘永行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也希望更多的创业者、企业家,能够在这本书上找到自己的影子。
希望永行,创业者永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