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平如镜的孤独

2011-08-02来源 : 互联网

孤*感走到**,反而是安全感。

文 ︱ 李天田

到了一定的年龄,衡量一本书的标准已经从 “有用处”过渡到“有味道”。这个“味道”,既是作者本人为人处事、观察世界的气韵,也是读者的体验与作者的思想反复勾兑之后散发出来的混合气息,放在白酒里面,就是“混香型”。

台湾作家蒋勋的《孤*六讲》是专门研究、阐释孤*的。作者谈到,在通讯科技快速进步的照顾下,整个社会却越来越孤*了。因为人们已经没有机会面对自己,只是一再的被外界所刺激——*高等的动物却只能做出*低等的应激反应。

作者发现,速度和深远在大多数时侯似乎相互冲突:“匆忙”导致“急迫”、继而导致“紧张”、导致“压力”;而与之相反,“耐性”形成“积淀”,以及随之而来的“圆满”和“从容”。作者提醒大家,不要忘了“波平如镜”,水不在*安静的状态下就无法反应外面的形象。因此,人需要孤*,因为孤*是一种沉淀,而孤*沉淀后的思维是清明。因为不管在身体里面或外面,杂质一定存在,我们没办法让杂质消失,但可以让它沉淀,杂质沉淀之后,就会浮现出一种清明的状态,此刻你会觉得头脑变得非常清晰、非常冷静。

由此,我不禁想到了近期的两则财经头条。一则是黄怒波与王石相继从南坡登上珠峰;二则是郭台铭来大陆为富士康十二连跳做系列危机**。

我不禁在想,当我们的企业家不断向世界更高处探寻时,他们究竟想要寻找什么样的答案?真的只是因为“山在那”吗?据说在珠峰顶上极目四眺,也看不到任何具体的风景,那么,他们在登顶的那一刻,看到的究竟是超越,还是虚无?按照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人总有向更高层面探寻的本能,那么,当一位企业家登上地球制高点的时候,他究竟想到了什么?是否觉察到更大的孤*?

而以往,我们对另外一位头条人物郭台铭先生的认识,可能至少有一半资讯是来自各路娱乐八卦。这也许能说明为何当富士康遭遇此重大打击之时,四面八方充斥着幸灾乐祸的声音,而较少有深入严肃的探讨。我看到富士康为了防止跳楼惨剧继续发生将会在厂区内安装150万平米的防护网,也看到富士康宣布为全体基层员工加薪20%。但是,150万平米的防护网*多只能挡住从高空坠落的身体,恐怕兜不住员工绝望的心灵。

在这些嘈杂的头条新闻背后,似乎交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孤*感:企业家的“登顶”孤*和*基层的“沉没”孤*。这使人不禁要问:我们的管理活动高歌猛进地推进了二十多年,为什么却陷入了“孤*感”的困境?

媒体和公众只关心一飞冲天的神话,而对默默无闻的故事视而不见。我们过于迷恋速度带来的快感刺激、鲜花和掌声;我们惧怕深远、惧怕积淀,因为这些需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孤*。当我们眼里只有百米的赛道时,当然只需要爆发力,谁考虑耐力谁似乎就是傻子。然而悲哀的是,我们用百米冲刺的速度跑过来之后,发现眼前却是一条马拉松的赛程。

当每个企业都可以张口闭口说“百年老店”四个字的时候,试问,有多少人真的把自己投身到这100年的赛道中去了?谁真的想过,100年之后,今日之小我将在这个百年老店的历史中留下一个什么样的姿态或者传说?

孤*感走到**,反而是安全感。因为,心里有100年的纵深,脚下才越发不慌不忙。

咨询项目,请扫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码
在线咨询
领取资料
微信扫一扫、长按二维码、点击“在线咨询”,发送项目名或品牌名,立即咨询加盟项目。

©2004 3158招商加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