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石*近在哥本哈根***气候峰会上提出了“三步走”战略。“精装修必然是‘绿色住宅’的**步。中国有80%的商品住宅都是毛坯房,自行装修的毛坯房比精装修住宅每套平均多排放2吨二氧化碳。如果全国售出600万套商品房,其中80%是毛坯房,将产生1000多万吨二氧化碳。这是一个多么惊人的数字!”虽然从另一个角度看,房地产商做精装修房会占用资金、拉长工期,所以并不情愿提高精装修率。但是王石称,万科将在今年实现旗下商品住宅项目80%的精装修率,2010年可能“消灭”毛坯房。
第二步是 “住宅产业化”。王石称,万科目前的住宅产业化率已达到15%,明年准备达到30%,到2014年可能全部实现产业化生产。第三步是在住宅产业化基础上开发绿色建筑,使用太阳能光伏发电、风力发电、潮汐发电甚至垃圾发电,*大程度地开发替代能源。
万科 新地产心态
过去的2009年,虽然中国成功地实现了“保8”的目标,中国经济再次向世界证明了自己的活力,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企业家也充分显示了自己****的智慧,但是近几年,不断观察自己,观察企业,观察社会 ——一边是消耗大量能源和资源的产业、高消费的物质生活,一边是消逝的森林和物种、干涸变质的湖泊河流、污浊不堪的空气、滥开滥发的矿脉,以及因为行贿诈骗频频落马的**企业家、威胁到人们生命健康的产品质量问题、遭受践踏的社会诚信、日益悬殊的贫富差距、早已失落的精神信仰??这些环境和社会问题,与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企业的一举一动以及与我们的文化基因、思考方式显然密切相关。
我们应该继续飞奔还是慢下来?这种发展模式可持续吗?何处是我们的精神家园?未来会怎样?我们应该坚持什么、放下什么……
躺着的摩天大厦
2009年末,万科将拥有一栋新的“摩天大厦”:万科中心——不过不是高耸入云,而是一栋水平的摩天大厦。如果把它竖起来,与美国帝国大厦差不多一样高。
建成的万科中心实际上是一个“虚”的中心,6万平方米的建筑基地,除8个支撑主体的交通核外,整个是悬空、漂浮的,可以让海风、山风流通,并且**向市民开放。
这栋建筑像一只生物,立面表皮是会“呼吸”的半透明强化轻质碳纤维组成物;每个方向的墙面都经过年度太阳能采集量计算,来控制百叶的开关和调度,**采光和温度。
建筑外观有利于防御海啸袭击,腹型屋檐将雨水、中水汇集,通过湿地的自然过滤后流入池塘;还可以将水循环到地底100米深处,再将冷能经过建筑底部反射,在悬空地带形成局部气候。
建筑使用的可再生环保产品和材料,在本地方圆500公里范围内生产……万科中心相对同类型建筑节能75%;水冷每年节省电费约50万人民币;自然采光使75%的区域达到400勒克斯的照度,节能5%;太阳能光电系统提供12.5%的能耗电量;中水利用率达到100%;通过节水洁具和耐旱景观植物,进一步节约30%的用水;垃圾分类收集率达到100%……
也许是时候**对摩天大厦朝圣般的心情,转而关注如何使我们的居住环境更安全与环保、更符合经济效益与可持续发展了。
延续着这种对环境和社会关注、负责的精神,万科走出了重要的一步——绿色环保的住宅产业化。万科作为中国*大的住宅开发商,主张绿色和平,减少木材的使用。中国的70%面积是用于建筑工地,而建筑工地的70%是住宅建筑工地。预计到2012年,如果行业上能和万科一样,住宅产业化能做到节能15%,意味着节约能耗7.52亿吨的标准煤,约占发电站一个半月的发电量,减少混凝土消耗106万立方米,减少木材消耗67.8万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