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12 日,《连线》杂志网站上传来消息——****创始人吉米·威尔士准备开始一个基于游戏的新维基站点。尽管半年来****困难重重,又是资金问题,又是竞争者的追赶。但威尔士仍对现有模式信心十足。****的一切,起源于威尔士一个简单的想法:“想让世界上每个人都能免费接触全人类知识的集合”。
吉米·威尔士出身于一个普通中产阶级家庭,士自小便在自家的学校里接受教育。本科金融专业毕业后,威尔士开始在**巴马大学攻读博士,他没有等到博士学位论文完成便开始了六年的期货交易员生涯。在芝加哥从事期货交易*到了“足够够自己和妻子舒服地过下半辈子的*”,在2000 年互联***的时候创建了自己的互联网公司。
2000 年,威尔士建立了由网民提交文章、**评审、开放免费的百科网站Nupedia,同时开始建立基于开放编辑的wiki 技术的****。
**放弃**评审的模式,**放手由网民们自主编辑。许多人觉得这个想法是异想天开,**百科全书Britannica 的一个编辑干脆说****很快会变成“公用厕所”。然而,****迸发出的强大生命力和自我修复能力令人吃惊。原先预想的恶意涂鸦行为、色情及商业内容并没有大规模发生,偶然出现的此类条目也在普通维基人的勤恳劳动下被及时发现和制止。短短三年多的时间里,这个免费百科全书拥有了250 种语言版本和超过600 万个词条。去年****遭遇信任危机的时候,《自然》杂志曾挑出42 个科学词条,将****与权威的Britannica 百科全书比较,结果是****与Britannica 错误率之比仅仅为4:3,这个结果足以令维基人为这个仅有三年历史、没有权威评审团的新生百科全书骄傲。
人们最大的困惑是,**开放自治的****如何避免沦为网络暴民的“公共厕所”和网络罪犯的攻击目标。
威尔士表示,首先有信任、开放的态度,并就此建设良好的社区氛围是最终成功的关键。在他看来,所有参与维基编写工作的志愿者的贡献都是平等和同样值得尊重的。这种经验很大程度来自崇尚权威的Neopedia 模式的失败。信任与开放是建立良好网上社群文化的基础,在事必躬亲建立维基社区的过程中,威尔士不断灌输他的“中立观点”态度,他要求社区成员能够公开讨论有争议的问题,采取“和而不同”的立场。
尽管有一个开放自由的氛围,但****并非处于“无政府”状态。威尔士建立了一系列社区治理规则,以及对于恶意涂鸦者的限制措施。威尔士说,在维基社区遍布全球的大约2000 个核心成员中,他亲自会面过的就有1000个,他是他们的朋友。
许多人的另一个困惑是,为什么****可以动员志愿者进行无偿劳动。“维基就是好玩,动机很简单,就是纯粹的好玩!”威尔士总这么说。他说乐趣来自社会性的互动。人们享受这样的过程,人们喜欢交流和参与,而且大家都知道自己是在做好事。“我可忘不了收到第一封电子邮件时的激动。”威尔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