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房价的背后,起主导作用的是政策调控。
面对调控,每一年几乎都是政策年。从央行121号文件,到“90/70”政策,在****的紧缩性货币政策以及持续数年的行业调控政策作用下,中国楼市开始了实质性的调整。
2008年,地产业“**”、“松绑”呼声不断。面对宏观调控的适度微调,人们又开始揣测:政策调控是否已到底?
国家***的*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70个大中城市房价同比上涨10.2%,涨幅比上年同期高4.2个百分点。国家***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主持的一项调查显示,有近百名国内经济学家认为,目前的房价水平依旧偏高。
这些信息可能会让开发商们感到雪上加霜——在此情形之下,寄望决策层“松绑”房地产行业的可能性更小了。
此前,中国房地产协会副会长兼***朱中一透露,中房协已上书**,建议**可根据当前国内外经济环境和房地产市场的变化,在保持宏观调控政策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对某些调控措施进行适当调整。而且有消息称,该建议已获得**重视。
长期以来,人们已经习惯从**方面的表态寻找市场信息,尤其是对于房地产这一受政策影响较大的行业。
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曾表示,你们有没有注意到**针对宏观调控所用的字眼已经发生了改变?从今年初的“防止房价快速上涨”已经变为“稳定住房价格”,这或许是一个政策“温和”的信号。
之前,央行公告说,目前我国宏观调控的*要任务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控制物价过快上涨,简称为“一保一控”,以区别于此前的“双防”——防经济过热、防全面通货膨胀政策。同时,央行将在下一阶段保持货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就在这份公告中,央行没有再提“继续从紧的货币政策”,这个仅仅改变了几个字的公告,引起了无数人的揣度与期待。*近,**财经**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刘鹤在接受****的专访时表示,从当前中国经济现状看,宏观调控政策力度已基本到位,没必要再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未来应保持各项宏观调控政策稳定。这是继上个月央行确定下半年宏观调控政策基调后,*位**官员对此进行的解读。
**方面的表态则显示出对宏观调控的满意度和持续性。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表示,上半年土地供应总量下降,结构得到调整,土地价格涨势也总体趋缓,土地市场竞争降温。他说:“总体来看,土地和矿产市场运行符合宏观调控目标的预期,对房地产开发用地和工业建设用地影响不大。”
从金融层面来看,人民银行6月再次上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使存款准备金率达到了17.5%的高位。而银监会6月初发布的《中国银监会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行业授信风险管理的通知》,也明确要求商业银行严格把关房地产开发贷款和个人住房贷款。因此,国信证券认为,“看不出对房地产行业的调控有放松迹象”。
有没有松绑的理由?
就在各方揣度政策意图的时候,国家***发布经济述评明确指出,成交低迷只能说明需求方认为价格不合理,市场观望气氛浓厚,房价自然还会下跌。文章称,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面不支持房价持续高涨,需求层面不支持房价持续高涨,供给方面临的资金困局不支持高房价,房产暴利时代终结。文章预计,按照国内目前购房者群体的情况,以及普通百姓的收入增长速度,房价下调是必然的。
其实,当**决心已下,并动用各种资源的时候,房价涨跌已没有悬念,人们担心的只是政策的反复。
我们不得不承认,若没有当年的价格战,也没有今天能够屹立于国际市场上的中国家电企业。今天的房价还在降与不降之间徘徊,会不会也出现当年的彩电价格战那样惨烈的一天?可能很多年以后,当王石、潘石屹、冯仑等大腕退出江湖的时候,他们一定会想起这个火辣辣的夏天。也许这场调控帮他们清理了大部分竞争对手,也许他们自己差点就被清理了。
但是今天,面对调控压力的时候,他们还是想回到前些年的好日子。所以潘石屹会说,对中国房地产市场不能用“**”这个概念,过去几年时间为了限制房地产市场的规模和发展,出台了许多宏观调控的政策,今天房地产的形势已经与几年前完全不同了,应该“松绑”,给予和其他行业一样公平的待遇。
但静下心来分析,你还是会为这些年房价的飙涨瞠目结舌。以上海为例,2000年上海商品住房均价3000元/平方米不到,到了2008年上海商品住房的均价已高达17000元/平方米以上,不到8年的时间房价涨了约6倍。
全国工商联地产商会会长聂梅生力主主管部门对房地产行业“放松银根”,但她也不得不承认目前部分城市楼市低迷的一个重要因素,是2007年部分城市地价飞涨,房价透支了未来。
长城证券的研究也指出,若下半年紧缩政策松动,将增强资金紧张的开发商抵御楼市调整的能力,其降价销售的动力不复存在,间接后果是延长挤出房价泡沫的调整时间。而且,对房企的信贷松动,并不能改变房价过高、自住需求购买力不足的现实,同时未必能扭转大众对于房价下跌的预期,对改善楼市低迷的作用也有限,难以实际增强房地产公司的盈利能力,而顺应市场自身的调整才能使行业健康发展。若**此时**,有可能造成房价再度非理性上涨,楼市泡沫膨胀得更加剧烈,并可能*终导致崩盘。
在阵痛之后,房地产行业需要多一份远见与平和,少一些投机与灰色。就像现在,赌政策松绑与否也是一场冒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