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大的石油公司中国石油的中期业绩昨**午在香港正式发布,国有石油三*头今年的半年报已全部出齐。横向比较显示,三大公司中,中国石油**能力仍居**,而中海油的利润增幅*大。
业内人士指出,导致这一幕出现的一大原因是石油三*头的核心业务存在差异。和上游比重远超下游的中海油相比,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的一体化程度更高,上下游比重更加均衡,但下游板块受到国内成品油价格管制的牵绊也更大。故此,中国石油副董事长、总裁周吉平在昨天业绩会上接受上海证券报采访并表示,国内的成品油定价机制仍存在缺点,希望进一步市场化。
据中国石油半年报显示,按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上半年录得归属于公司股东净利润约652.1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6%,实现基本每股收益0.36元,同比增长33.3%。中国石油董事会决议,继续按照**准则中期净利润的45%派发中期股息,每股股息为0.16063元人民币。
此前,中国石化和中海油公布的上半年归属于股东净利润分别为355亿元和259.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7%和109.6%。
业内人士指出,中海油上半年的业绩增长表现在三大石油公司中*佳,*要原因就在于其核心业务及主要利润来源仍在上游,故在**油价攀升的过程中受惠更多;而“石化双雄”的下游板块受制于国内油价控制,后者涨幅远远小于同期**油价的上涨幅度,导致两家公司炼油利润承受一定挤压。
半年报显示,中国石化和中国石油上半年炼油收益同比分别降低了71.4%和68.3%。
据悉,国内成品油价格上次上调还要追溯到今年4月份,当时涨幅为4%,此后还小幅下调了一次油价,而**油价近几个月来一直在70-80美元平台高位运行。
“新成品油定价机制实施以来,向市场化的方向取得了重要进展,对扭转公司长期的炼油业务亏损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仍存在一些不足,如22个工作日的定价周期过长、消费税在生产环节征收则为走私逃税提供了一定空间。”周吉平对本报记者说。
他表示,公司希望定价机制能进一步完善,加快向市场化迈进,公司也会在这方面积极推动。
而除了炼油板块外,上游业务也是导致三大公司利润出现差异的原因之一。半年报显示,中国石油上半年生产原油4.25亿桶,同比上升1.7%,产量增幅为近年来同比*大;生产可销售天然气1.15万亿立方英尺,同比增长12.9%。
相比之下,中国石化上半年的原油产量为1.49亿桶,与去年基本持平;生产天然气2006亿立方英尺,同比增长40.7%;中海油的油气净产量则同比大幅增长40.8%,达创纪录的149.0百万桶油当量。
值得注意的是,上游优势*为突出的中国石油上半年缴纳的特别收益金也*多,从去年同期的23.85亿元大幅增加到今年上半年的258.51亿元;中国石化的石油特别收益金增加额为95亿元;中海油的这一数字则为79.84亿元,猛增了5.15倍。
对于未来,业内认为,如果**油价继续上升,则对中国石油和中海油更为有利;而一旦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进一步理顺,则对下游实力*强的中国石化将带来利好。记者 陈其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