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能是数十年来,河南林州*冷的一个冬天。一方面,天气预报显示:11日当地的*低气温为零下10摄氏度,说呵气成冰都不算太夸张;另一方面,据林州市长热线回复:林州今冬将为完成任务停止供暖。而且从1月8日开始,热力公司已开始全额退还市民的供暖费。
上峰有令,节能减排势在必行。但在一年中*冷的时段停止向居民供暖,难道真的只能这样“艰难决定”?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减排停暖”都充满了矛盾意味:节能减排是个硬指标,不如此,地方**层可能会招致严厉问责。但果真如此,是不是违背了***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居民生活用电和正常发用电秩序的紧急通知》?是不是违背了发改委“不能停限居民生活用电、采暖和公共设施用电”这一指令?
耐人寻味的是,在报道中,一位李姓市民透露:5日停暖后,市内各大机关单位给员工做安抚工作,防止他们向上反映……你不能低估“相关部门”的智商,同样是问责,有些就不一定会发生——只要“安抚”得妥帖,只要堵死了由下至上的某些通道。
在这里,我们且不提寒冬腊月里被停止供暖的百姓们的感受。先来推敲一下:停暖是否真能减排?据报道,当地的学校、医院等都在自己想办法供暖,有的烧起小锅炉,有的置办了电暖气,有条件的家庭,自然也会有相应的应急措施。我们都知道,冬天里集体供暖是热效率*高的方式,化整为零以后,必然更加“耗能增排”。而这样的“笑话”,在现实里从容发生。河南林州,天寒地冻,在二氧化碳浓度不减反增的空气里,“节能减排”的旗帜轻舞飞扬。
更令人心痛的是,这一幕似曾相识——去年10月里,我国多座城市共同遭遇“”。追根溯源,很大程度上就是由简单粗暴的“拉闸限电”引发的:柴油发电导致柴油供不应求,供不应求导致了运输等相关环节的费用激增。而物流成本的增加,至少能导致菜篮子里的价格波动。于是,每一户城镇居民的饭桌都能感受到物价上涨的“余震”……
“顾头不顾腚”是民间的通俗说法,有个比较文雅的替换词——“鸵鸟政策”。据说,遇到危险的鸵鸟会把头埋在沙子里,装作什么都没看见。虽然很多学家都曾为鸵鸟正名,从生物学的角度批驳了“鸵鸟政策”的子虚无有,但它依然深入人心,很真实地存活于其他领域。比如,河南林州的“减排停暖”。
当“节能减排”成为地方上的政绩考核指标,又没有合理、严格的约束手段,“鸵鸟政策”就会反复地出现。从全国性的“柴油荒”到林州的“减排停暖”,就像一部搞笑、荒诞而又冗长的肥皂剧。
西安晚报:谁为减排停暖的失职行为负责
截至12日,河南林州市已停止供暖7天。该市邻近河北,近期属全年*冷时期,气象预报显示,11日林州*低气温为-10℃。据林州市长热线回复:林州今冬将为完成节能减排任务停止供暖。1月8日开始,热力公司已开始全额退还市民的供暖费。
为节能减排停暖,看上去是个正确而充分的理由。不错,节能减排是个“死任务”,为完成节能减排的目标,关闭电厂是必须的。问题是,在“十一五”结束时,节能减排任务该完成到何种程度,林州市**在几年前就应该心知肚明。也就是说,在几年间,当地**早该为关闭优创电厂后的供暖,找到新的替代热源,以便在“”开始时完成替换才对。但是,为什么直到“十二五”开始的时候,当地**还未能为市区医院、学校、机关单位和近5000余户居民找到新的热源呢?
当地**未能及时给出替换方案,很可能是出于两种情况。其一,当地**此前便尝试过,但没有成功。其二,当地**此前压根儿就没有进行过类似的努力。从报道可以看出,第二种情况有极大可能。去年12月30日,林州市电业局局长李俊周到林州市力源供热公司调研,为企业用电寻找出路。据悉,林州市电业局线路架设、设备安装等工作已于当日下午展开。无奈的是,目前,两热力公司正与该市中升钢铁有限公司合作,但该厂使用煤气发电,锅炉较小且不稳定,无法完成供电负荷。于是乎,只能对居民进行停暖退费——这就是失职。
按说地方**很早就应该知晓本地节能减排的任务,而造成眼下的窘态,源于当地**一直对于限时完成任务的认识上或多或少存在侥幸心理。待到***和各级职能部门“动真格”强调执行时,只能用拉闸限电、强迫停暖这种粗暴的方式完成节能减排的任务——从报道中可知,林州市目前不仅停暖,而且拉闸限电。
从***和各级职能部门的强调时间看,林州市**早就明白优创电厂的关闭时间才对——既然明白,当地相关部门为什么不提前拿出更多的时间,做好相关调研和线路架设、设备安装等工作呢?这只能说明,与当地**重点关注节能减排任务的完成相比,供暖的问题很可能从来都没有被认真考虑过。
报道中,有林州市民称,1月5日停暖后,林州市内各大机关单位给员工做安抚工作,防止他们向上反映。但纸终究是包不住火的,当地**粗暴停暖这出戏彻底“演砸了”,只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权宜之计是,为了市民们能够恢复供暖,优创电厂也许可以重新开启,其他替代方案可以即时性地给出,但当地相关方面起码应该承担两个方面的责任。第一,国家发改委去年9月15日便下发紧急通知强调,节能减排不能靠短期的“突击行动”——所以必须有人为粗暴停暖和拉闸限电负责。第二,这件事足以证明,当地相关方面在未能及时找到新的替代热源方面,存在着失职与渎职嫌疑——暖气可以恢复,但必须有人应该为这出“演砸”的戏负起责任。
中国青年报:林州为什么敢于全城停暖
对于河南省林州市市民来说,这个冬天注定是一个寒冷的冬天。从1月5日开始,林州市停止集体供暖,为热力公司供电的林州优创电厂已经停产关闭。林州市长热线回复居民的询问说,为完成节能减排任务,林州市今冬不再供暖。1月8日开始,热力公司已开始全额退还市民的供暖费。
林州市地处河南省*北边,与河北邯郸接壤,每年的元月往往是一年之中*寒冷的时节,气象预报显示,11日林州*低气温为-10℃。此时、此地、此事,仅仅是泛泛的指责已经没有意义,我更关心的是,林州市决策层为什么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而悍然全城停暖?节能减排任务果真是地方**施政的挡箭牌吗?
从报道中可知,林州市停止供暖并非一时兴起,而是有比较完备的“善后”举措。比如,停暖以后,市内各大机关单位给员工做安抚工作,防止他们向上反映;再比如,5日停暖,8日即开始全额退还居民暖气费。这些措施的立足点,均指向对民意的纾解,由此也可以推断,林州市在决策停暖的时候,对于民众可能产生的不满情绪,是心知肚明的。
既然明明知道停暖会激起民愤,林州市为什么还是要下决心关闭电厂,*终导致全城大面积停暖呢?表面上的理由是完成节能减排任务,主要供热电厂必须在2010年底关闭停产,以不折不扣执行国家政策规定。然而,在这一事件中,节能减排不过是一个宏大的语境罢了,真正的动力在于隐藏在节能减排后面的“一票否决”制度。早在2008年,河南省就下发了《关于实行节能减排目标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的规定》的通知,针对全省18个省辖市、6个扩权县、重点耗能企业和污染物排放企业实行严格的节能减排目标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
一端是千家万户、机关单位、学校、医院的寒冬冷暖,民生问题;另一端,则是对**干部的“一票否决”,帽子问题。到底该何去何从,如何抉择,答案其实早就有了。一旦某一项政策与地方官员的政绩、仕途联系起来,则被牺牲掉的,只能是民众的利益。种种乱象,往往由此而生。
进一步追问,执行国家节能减排政策是不是意味着一定要牺牲民众的利益?这显然是一个伪命题,是地方**企图转嫁民众不满的荒唐做法,也是极不负责任的一种做法。这种不负责任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国家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不负责任。调结构、转方式、节能减排既是硬性任务,更是长期的任务,需要地方**持之以恒的努力,平时无所作为,到了临界点则一关了事,这样的懒政只能扭曲了国家政策的良好用意。另一方面则是对民众合法权益的不负责任。地方不应该为了掩饰自家的不作为,而将国家政策与民众情绪对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