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应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制度创新

2011-08-03来源 : 互联网

**应急管理是当今**的一项重要职能和责任。所谓**应急管理,是指**为了应对突发事件而进行的一系列有计划、有组织的管理过程,主要任务是如何有效地预防和处置各类突发事件,*大限度地减少突发事件的负面影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全国各地突发事件频发,不仅造成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大损失,也关系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建设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服务型**,必须加快提升地方**的应急管理能力,及时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当务之急必须认真审视地方**应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大力推进应急管理的制度创新,不断提升**应急管理能力。 地方**应急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现阶段,地方**应急管理体系日趋完善,应急管理能力不断加强。初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应急预案体系,设立了省、设区市、县人民**应急管理的组织体系,加大了对突发事件预防与处置的资金投入,成功地化解了很多突发事件,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尽管如此,地方**应急管理thldl.org.cn体系仍然存在诸多方面的问题。 **干部应急管理理念不够科学 有些基层****者应急管理意识不强。由于缺乏科学的危机管理理论作指导,个别**干部在侥幸心理作用下,对应急管理工作缺乏足够的重视和充分的理解,应急管理工作进展缓慢。有些基层**者应急管理与常态管理一分为二,预防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不强。避免危机作为控制潜在危机花费*少、*简便的方法,显然是*好的危机管理。但是,个别**干部把应急管理单纯理解为是对突发事件的处置和恢复工作,对突发事件的预测和预警工作缺乏足够重视和强有力的**,预防意识的缺位,无法积极防御突发事件的产生进而造成严重后果。 预案体系建设尚不完善 目前,各地方**应急预案体系框架虽已基本建立,覆盖了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各类突发事件,但有的预案不规范、不完整、过于原则化,可操作性不强;有的预案没有形成体系,上下脱节、不对应;有的预案与其他部门预案不衔接、难以配套;还有些地方、部门没有认真对已有的预案进行宣传和演练,有关人员对预案内容不熟悉,预案也未经过检验,存在较大的盲目性,且也没有根据现实情况的不断变化对预案进行及时的修改。 防灾避险和自救互救教育缺失 近年来,发生的许多突发事件凸显了我国公众防灾避险自救互救知识的匮乏,反映到**应急管理上就意味着**在防灾避险和自救互救教育上的缺位。汶川地震中桑枣中学全校师生无一人伤亡的奇迹和其他学校伤亡惨重形成鲜明对比,用血的事实再次说明了防灾避险教育的重要性。地方**必须高度重视这项教育的重要性,积极在中小学和企事业单位中开展防灾避险和自救互救教育,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加大相关知识的宣传力度,积极开展防灾救助演习,不断提高公众的防灾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 推进地方**应急管理的制度创新 加强应急管理,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是**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全面履行**职能的重要体现。地方**在常态管理中必须重视应急管理问题,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不断提升预防与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基于目前地方**应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各地**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制度创新,有效避免和正确处置突发事件,以防止并减少突发事件带来的各项损失。 加快完善应急预案体系,重在提高预案的质量 健全完善的应急预案体系是实行“一案三制”制度的前提和基础。目前,全国各地方**都在加紧制订和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应注意以下原则:一是风险评估先行的原则。突发事件风险评估是消除和防范各类突发事件发生的根本;是有效利用资源、有的放矢进行安全保障工作的前提。构建突发事件风险评估体系主要包括成立风险评估专家组、制定保障措施、制定预案、定期演练等四个环节。通过风险评估体系保证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避免预案流于形式化或格式化,确保预案的质量。二是突出地方特色的原则。地方**制定应急预案,必须审慎分析本地所处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经济社会发展等实际情况,分析总结以往突发事件发生的原因、背景和趋势,发现潜在隐患,科学预测可能产生的突发公共事件。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制,整合各类信息资源 建立健全完善的应急管理体制,有助于**应急管理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发展。其中*重要的一点是加紧完善**应急管理的法规和制度建设,通过法规和制度明确规定应急管理机构的权责,保证各运行机制之间的顺畅关系。 强化常态应急管理机构的**权威。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构作为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的**或办事机构,必须具备协调、调度其他职能部门人、财、物等资源的能力,必须具备畅通的信息收发功能和新闻发布能力。在突发事件处置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属地管理的原则,给予基层**处置突发事件的应有决策权;坚持“岗位职责高于行政权力”的原则,避免“瞎指挥”、“乱指挥”现象的发生,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地处置突发事件。 完善常态应急管理机构的各项能力,包括突发事件预测预警能力、风险防范能力和应对处置能力。重点是要按照预防与应急并重、常态与非常态结合的原则,建立统一高效的应急信息平台。一方面,应考虑由地方**牵头,责成相关部门配合,规范各级各类信息建设标准,整合各种信息资源,形成完整、统一、高效的应急管理信息系统,特别是对涉及应急处置的城市建设、人口分布、交通、消防、医疗卫生、救援物资等信息进行整合。另一方面,要构建全面覆盖的应急指挥系统。通过与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遥感遥测系统、电视会议系统及应急管理信息系统的集成和省、市、县以及企业安全生产应急平台的横向互联与纵向贯通,构建覆盖地方**范围的应急指挥平台,从而为应急救援决策和指挥提供有力的支撑。 开展形式多样的应急教育,提升全社会应急处置合力 社会成熟度直接关系到**应急管理的效果,是战胜危机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在突发公共事件面前,社会成熟度表现为:不害怕危机,努力寻找好的办法应对危机,能够团结一致克服危机。突发公共事件面前,*大化降低危机事件对财产或生命的损害,重在形成**、民众和专业救援队伍三者的应急处置合力。 其一,加强**干部应急管理培训。**干部的危机意识是不是科学,对待突发公共事件的预防与处置是不是及时都直接决定着突发事件的发生或危害程度。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干部应急管理培训工作,要把提升应急管理能力和水平作为**干部应急培训的重点。首先,必须合理选用培训内容,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可以采用案例教学和无**小组讨论的方式,通过以往发生的突发事件,分析讨论和总结危机预测、危机处置、运行机制、新闻发布等方面国内外的经验和教训,切实提高**干部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其次,要逐渐建立起**干部应急管理培训的长效机制。在各级党校或行政学院开设应急管理专业课程,并作为**干部培训的基本教学内容。 其二,强化救援队伍专业教育。汶川大地震的救援已经证明,如果没有专业救援装备、救援技术,一般人员发挥的作用是有限的。首先,要加强救援队伍相关救援专业知识、医疗知识的学习和自身身体素质的提高,在灾难面前利用专业知识开展救援活动,挽救宝贵生命。其次,定期组织专业救援队伍进行模拟演练,积累抢险救援实战经验。第三,提高专业救援队伍人员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心理调适能力,始终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投身于抢险救灾一线工作。 其三,推广公众危机教育。为*大程度地降低突发公共事件的损害,除**积极有效进行危机处置之外,公众也要不断地强化危机预防意识和应对能力。首先,地方**要积极开展防灾避险、自救互救防疫防病等知识和经验的一体化宣传教育,要加强地方**应急管理,可以采取媒体宣传、社区讲座、知识竞赛答题等多种形式,传播防灾救灾和应急知识,不断提升民众的自救和互救能力。其次,在社会组织中积极开展应急演练,通过场景模拟,大力强化社会公众的防灾避险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为保证应急演练的经常性和延续性,社会组织必须形成应急演练的相关制度,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应急演练,让民众有机会不断积累自救和互救经验,切实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相关阅读:

联系电话:023-62873158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68号3幢22-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20016 渝ICP备11000776号-1 北京动力在线为本站提供CDN加速服务

Copyright©2004-2021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叁壹伍捌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