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服装企业逆势扩张 究竟为哪般?

2011-08-03来源 : 互联网

在**金融危机的持续冲击下,中国内地的服装出口业遭遇到了****的挑战,市场需求萎缩、用工成本增加、原材料涨价、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下调等利空因素,已经成为悬在这个劳动力密集型传统产业头上的致命利刃,全行业的亏损面进一步扩大,不少企业陷入生存危局,有的甚至破产倒闭。

是被动过冬还是主动求变?近日,走访了服装出口企业较为集中的上海市郊金山区,发现这里丝毫没有经济寒冬的颓势,多家服务企业忙着逆势扩张――增招员工、新开流水线、扩大生产规模,忙得不亦乐乎。在**范围内的经济危机中,这些有“融冰”迹象并颇耐人寻味的举动,引起了此间业内的瞩目。

近日,位于金山区吕巷镇一家名为“茉织华”的服饰公司,其人力资源部门这几天正在忙着张罗为春节后的生产再招收二百五十名员工,因为公司今年将增产五十万套服装,以达到六**套的服装年产量。“我们就是要寻求规模效益。”公司负责人一语道破此中原由。他告诉笔者,事实上,公司正面临着当前中国内地服装出口业的共性难题,**空间被挤压得相当狭窄。对此,公司一方面通过节能减耗来降低成本;另一方面抓质量管理,不出废品次品,而这也是*好的降低成本。“只要产品还有利润,我们就把规模做上去。”公司负责人对于未来的发展走向信心满满。

在刚刚过去的二○○八年年底,沪郊金山区朱泾镇上的信峰时装厂,一条年产十二万件上装的流水线也正式投入了生产。据了解,这条流水线是工厂以一百六十万元人民币,从沪上一家关闭了的日资服装公司收购的,随流水线一起而来的还有原公司一个三十多人的技术和管理团队。该厂厂长告诉笔者,之前工厂只单一生产西裤外销日本,虽然利润不大,但尚能维持。此次借着金融危机的时机,用**低廉的价格收购这条流水线,目的就是完善工厂的产品结构,形成套装生产能力,为经济转暖以后的发展打好基础。

“对于任何一个有潜力的企业而言,经济危机带来的并非一定是衰退,有可能就是发展机会。”此间分析人士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表示,波及**的金融危机虽对中国内地服装出口业影响*大,但同时也为一些有发展潜质的中小企业做大做强,“危中寻机”进行低成本扩张,提供了一个十分难得的机遇。

咨询项目,请扫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码
在线咨询
领取资料
微信扫一扫、长按二维码、点击“在线咨询”,发送项目名或品牌名,立即咨询加盟项目。

©2004 3158招商加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