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剧院玲珑剔透。庄小龙摄
风情万种新中轴。 记者顾展旭、梁嘉建摄
千年古城底蕴和都市摩登风貌**结合 铸就千万市民自豪快乐
第三大**
2010年11月12日至27日,亚洲文明史将珍藏、传颂这辉煌的16天。而在主办地广州,亚运挟2200多年古城之浓厚底蕴,催生城市建筑传世精品,更留下了珍贵的城市**,铸就千万广州市民的“快乐源泉”。
海心沙、小蛮腰、荔枝湾、博物馆、歌剧院、花城广场……广州拔地而起的新地标与各种新硬件**中,无不注入了广州人求变创新的特质精神,也形成了强大的吸引力与凝聚力。
花城的美,花城的潮,让每一个广州人都感到由衷的骄傲和自豪,让每一位光临广州的朋友都惊叹和着迷……
**艺术建筑惊艳世界
滚滚流淌的珠江在11月12日,唤起了气势磅礴的亚洲体育大合唱。这一晚,于璀璨的夜景之下,无可复制的亚运开幕盛典将广州的新中轴线呈现在世界面前。
高600米的广州塔昂立于珠江边上,拥蓝天碧水。媒体赞叹:“她现在是世界上*高的观光塔,也因此成为当前广州*耀眼的新地标。”站在珠江北岸对着广州塔的地方,是广州歌剧院。附近还有广东省博物馆、西塔,“她们被名列在珠江新城新中轴线上的七大标志性建筑中,代表着现代广州的新面貌。”
海心沙亚运会主会场则如同**海上丝绸之路的古老商船,扬帆远航;与之接壤的花城广场,成了*迷人的“新城市客厅”。她们盛装迎客,还迎接着数以千万计的广州市民充满惊喜、幸福的“检阅”――仅仅是花城广场,每天有二三万人云集于此,晚上与周末,这个人数达到了7万之*。
广州于是诞生了一个数量庞大的群体――“拍客”。人们争先恐后地用相机把亚运美景拍下来。40岁的大学老师陈娟蹲在花城广场的竹林中,对着几株并不出奇的小花,找角度、拧镜头、对焦距。她说,亚运的广州*靓,不想错过任何一处风景。走在新中轴线上,还可以看到一种特有的广州街头现象:“拍客”们拍得很吃力――他们扭头,下蹲,仰身,有时找一个好的角度,会费半个小时的劲。
“在新中轴线上看广州,称得上是一次奇妙的艺术之旅。”长期研究岭南文化的学者陈钊文说。的确,深刻嵌入**艺术因素、极富个性化和艺术感的“亚运建筑”,让繁华的广州更加风情万种。
陈钊文说,这些亚运催生的**精品,我们每个人都能更多地在这里体验幸福,体验**。“想象你是一个运动员,赛场豁然拉开,观众的呐喊让你充满**和信心;而在这里,每个人都能体验到舒适、清朗,体验广州的**力和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