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一场浮华美梦

2011-08-03来源 : 互联网

就业严峻,**鼓励,虽有成功典范,多数却被几道门槛阻拦,广州乃至广东大学生创业***仅为1%

去年,在广州自主创业的大学生,到广州市工商局注册登记的仅160宗,其中绝大部分还是小本经营的个体户。这个数据,也和近日省“**”上广东省劳动与社会**厅厅长刘友君所透露的比例一致:广东大学生创业***为1%。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广东今年有33万左右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加上外省来粤求职和2008年尚未就业的大学生,估计有50万人。在就业压力**严峻的形势下,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成了近期多个**部门大力扶持的一项工作。

资料显示,在全国大学生创业****高的浙江省,***为4%,而全世界大学生的平均创业***是20%。

连日来,记者采访了多家位于广州的高等院校的学生,看到了他们创业的尝试,感受到了他们创业的热情,也体会到了他们对创业资金、经验、人脉等的担忧。

“格仔铺”的成功范例

爱逛街的人可能会发现,格仔铺这种新颖的经营模式,从2007年开始在广州流行起来———店主花*租下铺面后,将其分成几十个格子再行分租,租客只需每个月支付少量租金,就可以在格子柜中寄卖自己的商品或做产品广告。

记者找到广州市**个格仔铺连锁品牌G-BOX的**———2006年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毕业后成功创业的叶力申。这个怀揣“创业梦”的年轻人,从大二开始就以各种方式接触商场并在大三时有了自己的注册公司,因资金问题,公司在他读大四时陷入困境。但这没有打消叶力申的信心,在家人的帮助下,他又和朋友合开了间广告公司,也只能勉强维持生计。

直到有一次他偶然间在香港逛街,发现了新的商机———格仔铺:“当时就觉得眼前一亮,租客每月只需付少量月租就可以在格子里寄卖东西,投资小、风险低,应该会有很多人来认租。而作为投资者,这更是一种可以先收未来*的投资方式。”

有了开广告公司的经验,这次他在店铺选址、设计上都考虑得更周到。经过一个多月的准备,他的**间G-BOX格仔铺在北京路旁边的动漫星城开业了,之所以选址于此,叶力申看重的是其“城中*新时尚潮流集散地”的定位。

这一次叶力申终于收获了成功,“G-BOX”不仅带动了城中格仔铺的流行,还“孵”出了5家分店。叶力申老练地告诉记者:“像我们这样坚持开‘大铺’搞连锁经营的不多,保证规模的同时也保证了人气。而且我们坚持不给格子上锁,免得让顾客失去购买欲望。”现在,G-BOX已经以公司化模式运营,叶力申平时也不需要花太多时间看店,他只要定期巡视,每间分店请6个员工就能很好地运营了。

大学城的“学生**”

与叶力申一样,很多怀着“创业梦”的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就做起了“学生**”。在高校云集的广州大学城,就有这么一帮白天上课、晚上开店的年轻人。

在大学城贝岗商业区,白天有学生们开的精品店、小吃店,晚上这里的灯光夜市更热闹,不少学生摆起小摊,卖小吃、卖饰品、卖衣服、卖文具。“帮衬”他们的顾客很多都是班里的同学,美院的小林告诉记者:“身边有不少同学下课了就赶着去开店,我也喜欢去光顾。有时候遇到并不认识的店主,只要知道是校友,也会很乐意地友情支持一下。大家都知道学生创业很不容易,起步阶段更艰难,应该给这些勇敢者更多鼓励,何况也是‘肥水不流外人田’嘛。”

记者又走访了大学城内广大商业中心等其他3个商业区,正常时间,至少有四五家“学生**”开的小店开门营业。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校团委书记刘志军告诉记者,虽然我国大学生毕业后选择自主创业的比例与国外相比有一定差距,但近几年在校学生的创业热情大大提高,越来越多的学生尝试着创业。

“创业梦”的三道门槛

像叶力申一样选择以“**”身份走出校园的学生并不多,不少“学生**”在毕业的同时就暂停了自己的“创业梦”。

被挫折打败就是一个原因。广东商学院的杜林,大三时在学校附近开了一间潮汕粉面店,他看中的是学校里潮汕籍学生比较多,果真店面一开食客如云,一个晚上光是送外卖就能赚上三四百元,*高峰时他雇了两个宿舍的8个男同学专门负责送外卖。但好景不长,一帮“地头蛇”不久之后就找上门来,保护费一天就要收500元,不给就砸店。被迫交了2000元后,杜林发现生意再好也入不敷出,又不敢报警,仅仅撑了3个星期,他就主动熄灭了“创业梦”,毕业后找了份稳稳当当的职业“朝九晚五”去了。

2008届毕业生小江现在在金融行业工作,他也试过和别人合伙创建舞蹈培训中心,但*后因为合作分歧而退出了,“没有足够的资金,就没法掌握话语权。”广外的小吴虽然也很想创业自己当**,但一想到缺乏经验、资金、人脉,就觉得很难成功,“只能希望通过以后的工作,积累了社会经验、人际关系和创业资本后再说”。她的同学小婷也说:“我希望开一间属于自己的水吧,但创业还是等到三十岁以后吧。”

不切实际与不愿坚持,也是大学生创业的一道门槛。回望起伏的来路,叶力申说:“大学生们总是有很多点子,但很多时候却缺乏对实际情况的正确评估,有的只是空想。我也曾经经历过那个阶段,在选择项目时总是一脑子的想法,觉得这样也能赚*,那样也能赚*。5年的创业道路,我遇到过两次大挫折,在人生的低谷中,我没有选择逃避和放弃,虽然情绪很低落,但坚持着也就走过来了。”

条条大路通罗马

天涯何处无工作

毕业了,谁不想有条顺直平坦的人生大路?可面对这个丰富多彩但又略显冷酷的现实世界,未必只有大路风光独好。

这组图片中的大学生们,勇敢地选择了一条或许是弯曲坎坷的小道,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谋生活求发展。

曲径亦可通幽,祝愿他们以独有的执着信念,收获属于自己的青春之歌。

父母希望子女稳定

就业首选并非创业

采访中记者也发现,很多在大学城里冲劲十足、创意无限的“学生**”,反而一谈到就业方向就畏首畏尾了,这些本已有创业经验的“学生**”,职业规划的首选却大都是挤入公务员、企事业单位、外企队伍里。

记者又来到了中山三路地王广场———这个曾经的广州市大学生创业基地。在地王广场招商引资处,记者了解到,因为铺租较贵,目前地王广场的租户中,已基本没有学生和毕业生,当年自主创业的大学生能坚持到现在的,只有寥寥一两家。

“学生**”为何走不出大学城?刘志军的看法是:“许多人觉得大学生把自己的位置放得太高,害怕失败。学生们自己却觉得,这是来源于家庭和社会的压力,来自于‘大学生’这个称谓的压力。”

去年毕业的小夏理性地分析:“一个家庭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金*培养出一个大学生,父母更多地希望子女找一份稳定的工作,而不是投身大风险的创业。对于大学生来说,不提回报社会也总会想着回报父母,但选择创业等于孤注一掷。工作不满意可以再找,创业失败了,再找工作时失败的教训可就成为累赘了。”

咨询项目,请扫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码
在线咨询
领取资料
微信扫一扫、长按二维码、点击“在线咨询”,发送项目名或品牌名,立即咨询加盟项目。

©2004 3158招商加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