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从古土穷乱到新富和上

2011-08-03来源 : 互联网

河南云台山景区游客如织。

河南,毗邻山东的一个内陆大省,我们平时似乎很少关注这个“邻居”的日子过得咋样。8月10日到15日,应河南省委宣传部邀请,本报记者参加了“印象河南”省外媒体中原行的采访活动,有机会近距离领略了这个经济文化大省的风采。河南省委书记***说,现在的河南,已经是“一个发展的河南,稳定的河南,崛起的河南”,他将这些令人瞠目的变化精辟地概括为10个字――

文化的觉醒>>旅游立省猛拉山东客

●河南确立了“旅游立省”的发展战略,要将河南打造成中国**、世界知名的旅游目的地。通过旅游与文化的融合 ,借助旅游产业这一抓手,使河南实现由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跨越。其中,毗邻河南*近的沿海省份山东省就成了河南重要的客源地。

河南是文化资源大省,是华夏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先后有20多个朝代在此建都或迁都。中国七大古都河南有其三,即殷商古都安阳、九朝古都洛阳、七朝古都开封。河南地下文物居****位,地上文物居全国第二位,众多文物古迹和自然风光构成了河南丰富的旅游资源。

8月13日,在位于河南焦作修武县的云台山景区,虽不是旅游旺季,但依然游人如织,这个曾经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几年的光景门票年收入就超过了2.5亿元。

云台山景区管理局副局长李杰告诉记者,近年来,他们四处推介,在国内60多个地市开展大规模的旅游促销活动。今年6月,北京至焦作的旅游专列“云台山”号正式开通,已经由计划中的18趟增加到25趟,依然趟趟**,今后还将陆续开通到上海、武汉等地的旅游专列。作为河南省的近邻,山东的游客一直受到河南各景区的格外重视,目前到云台山的游客中,山东游客的比例占到近20%,山东成了云台山**大市场。李杰说,他们不久将到济南和淄博等主要城市做推介,占领山东广大的游客资源。

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旅游资源,河南省委书记***形象地概括为“死的要变活”,“没有的要变有”。新郑的黄帝故里,长期鲜为人知,一次黄帝拜祖大典就使这里“由死变活”,名声鹊起。少林寺景区的“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大型实景演出则是“无中生有”的典范,该演出以壮美的嵩山为舞台,以大自然为乐器,演绎出的天籁之音让众多游客为之倾倒,成为少林寺乃至河南的文化名片。

文化的觉醒还表现为“死文化变成活旅游”,在安阳有座马氏庄园,这是清末重臣、两广巡抚马丕瑶的故宅,这里不仅有九门相照的古建筑群,更有慈禧、光绪、左宗棠、翁同�等清末名人的手书和遗迹,解放战争时期,率军挺进中原的刘伯承、***也曾在这里运筹帷幄。就是这样一个充满历史人文色彩的****,两年前还是“养在深闺人未识”,长期作为县中学的校舍使用。

安阳县文化局的负责人说,以往**每年都要拨款雇人看护庄园,而现在已晋升为国家4A级景区,接待了近40万的旅客,景区门票收入近**元。他们已经认识到,马氏庄园是殷墟通往红旗渠的必经之地,发展旅游资源大有可为。马氏庄园景区负责人特别看好山东市场,他明确表示,马氏庄园近期将在山东聊城开展大型旅游推介活动,还要去济南、淄博、潍坊和胶东等地进行**。

据了解,河南确立的旅游发展目标是,到2015年,年接待海内外游客4亿人次,旅游总收入4800亿元人民币,将河南打造成中国**、世界知名的旅游目的地。

河南发展文化旅游的勃勃雄心,对兄弟省份的旅游业来说无疑是一种无形的压力。

工业的崛起>>昔日“大粮仓”今成“大厨房”

●河南的工业在上演着这样的惊奇 :去年工业产值跻身全国第五位,列广东、山东、江苏、浙江之后,工业利润甚至超过了浙江 ,位居全国四强,今年将跻身国内“2万亿俱乐部”,传统的农业大省正悄然向工业大省嬗变。

河南素有“中国粮仓”之称,粮食产量多年稳居****,而依托农业资源的优势,加工业也已成为河南的支柱性产业,三全、思念、双汇等一大批食品加工企业在国内外都具有相当知名度。在国内食品市场,每10个速冻水饺就有6个产自河南,每10根*腿肠就有5根产自河南,每10包方便面就有3包产自河南。“大粮仓”正迅速升级为“大厨房”。

在郑州股份有限公司新建的速冻水饺生产车间,记者看到,数百名工人正在紧张地忙碌,从调馅、压皮到速冻、包装一气呵成。三全股份新任董事长陈南告诉记者,在全国速冻食品行业中,河南的两大企业三元和思念的市场占有率已经稳稳占牢了前两位,三全更是连续三年稳居**,“中国速冻食品”的行业标准也是参照三全的标准制定的。

在河南新郑,当地盛产的“大肚子”红枣通过深加工,红枣的效益升值了几十倍甚至上百倍,也解决了红枣的储存、运输等难题,一个“好想你”枣业,买卖做到了全省甚至全国,成为当地的支柱企业。

“粮仓”到“厨房”的产业升级,带来的是农产品的大量增值,仅思念食品每年就要消耗5万吨面粉、3万吨糯米粉、1万吨大米、4万吨肉类、5万吨蔬菜等大量农副产品。

除了食品加工业外,河南的其他工业也势头正劲。河南*大的国企河南煤化集团是由五家国有企业重组而成的煤业大鳄,是河南*家资产超千亿元的企业。集团董事长陈雪枫告诉记者,河南煤化年底销售收入有望过千亿元。

宇通集团是国内*大的客车生产企业,在宇通忙碌的组装车间里,大家被这家企业的生产活力所感染,成品车间简直就是一个大巴停车场,汇集了成百上千的各类车型。宇通一次次主动寻求创新,走在了国内客车制造业的前列。

位于古都洛阳的中信重工是“世界**锤”的创造者,该企业自主研制的1.85万吨油压机正在加紧建设,建成投用后将使中国的装备制造业领先世界20年。

事实上,河南的工业一直在上演着这样的惊奇,2008年,河南的工业产值已经跻身全国第五位,位列广东、山东、江苏、浙江之后,工业利润甚至超过了浙江,跻身全国四强。传统的农业大省河南正在悄然实现着向工业大省的嬗变。

***说,河南既不沿边又不靠海,工业能取得这样的发展,不容易!随着工业经济的增长,河南已悄然把浙江锁定为超越的目标,经济总量全国第四、第五位的浙江和河南仅有一年的差距,前年浙江的GDP突破了 1.8万亿元,去年河南也跃过了 1.8万亿的门槛,相对于外向型经济饱受经济危机之苦的浙江,河南显然更有着后发制人的底气。***说,河南2009年一定会跻身全国“2万亿俱乐部”。

重塑新形象>>走两步关键棋用发展赢得尊重

●现在的河南,是一个发展的河南,稳定的河南,崛起的河南。河南已经从原来的“古、土、穷、乱”,向着“新、富、和、上”转变,河南和河南人,正在“用发展赢得全国人民的尊重 ”。

8月 13日傍晚,在河南安阳古老而繁华的钟楼街上,一个玩滑板的小男孩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小男孩每发现路上有果皮和纸屑,都会弯腰捡起,并迅速扔到*近的垃圾箱内,就这样一直滑出了人们的视线。显然,这个动作来自电视上的一则公益广告,但这个小男孩看上去更真实和潇洒。这就是河南的新一代。

其实,传统中的河南人重教好礼,“唯有读书高”的思想深深植根于民间。而每到一处,河南人给人印象*深的是热情和好客,一位导游说,河南是中国的缩影,河南人也是中国人的缩影,全国很多地方的移民都来自河南,国人的很多性格,都跟河南人的性格很相似。想想不无道理。

“河南人的不良形象,是近几十年来经济落后造成的讹传和误解。”***告诉记者,近代以来,由于战乱、自然灾害等原因,河南由辉煌走向衰落,给世人留下了古、土、穷、乱的印象。古,就是历史长;土,就是以农业、农民为主体,缺乏现代气息;穷,就是人民群众生活比较贫困,经济发展滞后,逃荒要饭的多;乱,就是战乱、自然灾害不断,社会秩序较乱。当时就流传着“河南河南何其难,河南河南何不难”的说法。

而现在,河南实现了由一个经济落后的省份发展为全国重要的经济大省、由一个温饱不足的省份发展为****粮食生产大省、由一个传统的农业省份发展为全国新兴的工业大省、由一个文化资源大省发展为全国有影响的文化大省这四大历史性转变,把一个发展的、稳定的、正在崛起的新河南展现在世人面前。河南已经由过去的古、土、穷、乱变为新、富、和、上。新,就是发展理念新,城乡面貌新;富,就是经济总量大,工业利润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有很大提升;和,就是社会稳定和谐;上,就是往上努力、往上进步的干劲十足。

***说,目前,河南有2100万农民工在外地务工,是全国外出务工人员*多的省份,这就是河南人形象改变的结果,河南人“靠发展赢得了全国的尊重”。

***认为,尽管如此,河南跟沿海地区仍有很大差距,河南长期处于比较封闭的状况下,改革开放的意识相对滞后。农业负担重,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生态压力大。

在全国的发展棋盘上,河南正在走两步关键棋。一是建成郑州至西安、武汉、北京、徐州的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到2012年建成中国唯一一个铁路客运专线枢纽,打造两小时交通圈;二是建设中国粮食核心区,力争到2020年实现粮食年产量在目前一千亿斤的基础上再增加三百亿斤。这两步棋,将使河南的地位实现质的飞跃。

***说,他理想中的河南是这样的:农业先进、工业发达、政治文明、文化繁荣、环境优美、社会和谐、人民富裕。这是河南宏伟的蓝图,这个蓝图一定会实现。

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咨询项目,请扫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码
在线咨询
领取资料
微信扫一扫、长按二维码、点击“在线咨询”,发送项目名或品牌名,立即咨询加盟项目。

©2004 3158招商加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