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关将近,不少白领开始四处“搜罗”发票,拿到单位冲抵奖金或工资。这些拿着“发票工资”的人戏称自己是“发票奴”。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中国网和搜狐新闻中心对3566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5.7%的受访者称自己就是“发票奴”,会为了报销到处找发票。至于哪些单位的“发票奴”比较多?调查显示,66.2%的人*选“国企”,其次是“事业单位”,“党政机关”排第三。
手里拿到发票,就等于拿到了钞票。这种感觉相当不错。钞票不好搞,但是发票到处都是。为啥?因为发票的版本太多太多,它基本是以地市级行政区域为单位的,而且发票种类繁多,国税、地税加在一起有数十种。你就是练就*眼金睛,也难于辨别出全国成千上万种发票的真伪。别的不说,就拿一个增值税专用发票,严厉到把人送到断头台的地步,依然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至今也没****。更不用说*为普通的商业发票和服务业发票了,用量大,就像一元硬币一样到处都是,如果到发票印制企业看看出库量,就会知道发票这种第二货币有多么重要。也正因为这样,“以票控税”成为税务部门*基本的征管手段之一。当然,打击假发票的案件年年打年年层出不穷,根本无法**。
而今,“发票奴”的出现其实由来已久,只不过目光所及随手捕获而已。很简单,假发票有多少年头了?它什么时候不猖獗?又有几个人没见识过假发票?谁没看到过假发票广告?甚至,自觉不自觉地,谁没用过假发票办事?……有需求就有市场,而且供需永远是平衡的,违法的必须依法*理严厉打击。只不过令人难堪的是,如今的发票奴让我们见识了发票的“魅力”何在。原来,“合理避税”是其主要目的。比如,某知名IT企业员工陈浩采取“发票顶工资”的方法,流程很简单,只需向公司申请调整薪资结构就可以了,他目前的月薪是9000元,按照正常的纳税标准,每月需缴税739元个税,但是向公司申请3000元以发票的形式来报销后,每月只需缴纳325.4元个税。估计如果申请7000元都用发票抵,一分*的个税都不用交了。
端到桌面上的是“合理避税”,更有那些用发票虚开或者干脆购买假发票用来套取公款****的违法行为,这个比例有多大,想必也是惊人的。不久以前,某高速铁路公司不就爆出用假发票做账虚列数亿元的资金来增加修筑成本么?还有从企业到行政事业单位逢年过节用来“润滑”的资金也需要发票来“说明”,哪来的发票?有的干脆采取“海南的单位用黑龙江的发票”,即便明明是假的,又能怎么样?有些地方**上不了台面的*大花销都是怎么花出去又都安然无事的?发票起了关键作用。
所以,发票奴只不过再次告诉我们:发票作为市场经济秩序的“七寸”之一,其管理依然漏洞*大,任重而道远。鉴于此,就像顺住房产这根绳可以让相当一部分官员十分有效地绳之以法一样,顺住发票这根绳依然可以让那些涉嫌偷逃税款和虚假列支的犯罪分子百分之百送上审判台。――这样的愿景何时到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