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讯6月24日,第五届中国企业文化****在广州闭幕。会上,备受瞩目的“**新粤商”名单正式出炉。
n广东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自古以来粤商在中国经济史和世界贸易史上都具有*特的地位,晚清时代广东“十三行”**全国。那么今日之新粤商,应该构建怎样的企业文化,提升新粤商的整体形象?
n在昨日的**上,**学者与杰出粤商代表们为现场观众献上一场思想盛宴。
n新粤商具有五大特征
n广东商学院流通经济研究所所长、粤商研究中心主任王先庆作为评委参与了**新粤商评选的全过程。他认为,这**新粤商具有五个方面的特征:
n一是大都是改革开放初期在南粤大地上**创立和快速成长起来的广东本土企业,具有浓厚的岭南文化背景和岭南风格。
n二是都是广东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典范和**,**中现代服务业企业占了六强,它们在信息服务、商务流通、餐饮、酒店、房地产领域都处于全国**地位。
n三是这些粤商基本上都经历过两次金融危机。
n四是这些新粤商大都是上市公司,具备先进的现代市场意识、资本思维和产业理念,创新力强,在资本运作和产业资源化和区域扩张方面取得了*大的成功。
n五是这些企业都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心和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社会形象良好。
n“无论如何,作为评委代表我认为这**新粤商的获选是当之无愧的。”王先庆说。
n产品要有“烧鹅味道”、“豆腐价格”
n会上,部分企业代表也与在座观众分享了体会。
n长隆集团总经理陈万成说:“要打造***的品牌,*先要组建***的管理团队。同时,我们也聘请世界顶级的设计团队,借用他们的外脑有助于我们目标的实现。”
n格兰仕集团执行总裁梁昭贤认为,*先要“敢为天下先”,“办企业的初期是求生存,后来是求发展,现在要求**。永远都在创业,只要你永远快人一步,才有真正的明天。”其次是强调求真务实。“只要你价廉物美,你的产品是烧鹅味道、豆腐价格,你的产品是商品房的价格、别墅的水平,我相信你的市场空间就是无限的。”第三是永争第一,第四是强调自强不息的打拼精神,第五是人文关怀。
企业承担历史责任义不容辞
n在总结本次**的成果时,广东省社会科学院院长梁桂全认为,本次**上碰撞出的思想火花和真知灼见体现出**的前沿性、多元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深入探讨世界经济转型期中国企业的变革与创新精神。二是全面解读低碳经济下企业新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三是探讨中国企业战略转型过程中**经验对中国企业文化创新的借鉴作用。
n“后危机时代主要处在大变革、大发展中,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正处在新的历史转折时期,转变发展方式是必然的历史转折。”梁桂全说,文化的创新是实现劳动关系和谐合作,实现企业发展转型的灵魂、动力和基础,企业是承担发展方式转变的主体,企业承担历史责任义不容辞。
n“**新粤商”名单
n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n长隆集团
n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n广州百货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n广州富力地产股份有限公司
n中国平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n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
n广东格兰仕集团有限公司
n真功夫快餐连锁店
n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
观点集纳
中银***席经济学家曹远征:依靠廉价劳动力的增长方式难以为继
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正在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中国的转型又该怎么转,面临着什么新的挑战?曹远征指出,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在未来5年内将基本吸收完毕,依靠劳动力无限供给的增长方式难以为继,劳动力不再作为一个便宜因素形成价格竞争力。
曹远征表示,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的成功没有逃过亚洲经济增长的模式,即利用扩大对外开放,利用**市场和低成本的劳动力,通过不断的要素投入实现从传统农业向工业化的转变。
他谈到,中国今天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而特别的是,中国是资本和贸易双顺差国家,并且这种双顺差的累计越来越高。“这意味着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必须得调整,扩大内需也是在这个意义上提出的,这是全球经济增长巩固的基础。”
此外,资源的不可持续性导致粗放的增长方式难以为继。曹远征还特别提到劳动力和人口结构的问题,“未来10年,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人口结构在发生变化,农村剩余劳动力在未来5年内将基本吸收完毕。这意味着依靠劳动力无限供给的增长方式难以为继。近期发生的一些事件实际上已预示着劳动力在短缺,劳动力不再作为一个便宜因素形成价格竞争力。”
与此同时,2020年中国的人口结构,60岁以上人口将占到17%以上,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抚养比例开始上升。
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企业的挑战是什么,企业又该如何应对?
曹远征认为当低成本劳动力供给这一因素发生变化,企业就要承担工资不断上涨的压力,就意味着粗放型的依靠廉价劳动力的增长方式不可持续,一定得依靠技术进步。对企业而言,人力资本的提升变得至关重要。“恐怕单纯靠物质上的安排还不能解决问题,还得有精神方面的安排。这时候我们的培训和职业规划的安排就变得很重要了,企业不再是管吃管住就可以了。”
省社会科学院院长梁桂全:广东转变发展方式仍任重道远
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一个非常重要的转型期,作为本土的经济学家,梁桂全表示,广东在发展方式转变上虽然力度很大,但仍任重道远,我们一定要顺应时势顺应转变,在全球产业链里面寻求一个主动、有利的位置,调整我们在全球产业链分工中的地位。
梁桂全表示,当前的发展战略转型,应该是由传统工业文明战略到高端工业文明的战略转型。“特别是在全球产业链里寻求一个主动的、有利的位置,调整我们在全球产业链分工中的地位。同时,在推动**经济趋势的变革中,在财富分配上获取主动地位。由此,我们的企业必须要实现自己的转型:实现从依附型企业到自主型企业的跨越;从投机型企业到战略型企业的跨越;从资本型企业到人本型的企业跨越;从经济型企业到生态型企业的跨越。”
谈到企业转型,梁桂全认为企业转型之魂在于文化创新。“今天,我们要适应于发展方式的转变,企业转型需要寻找企业文化价值之魂。今天我们的资本必须拥有合理的道德灵魂,道德之本才是健康之本。我们特别需要唤醒资本的自觉,企业的自觉。”
他认为企业需要推动自己的观念革命,最重要的是变以钱为本位为以企业为本位,以资本为本位到以文化为本位,以物为本到以人为本。要重视人文精神、理性精神、契约精神和合作精神。“我们的社会可能正在进入一个劳动关系问题凸显的时期,在这个里面特别需要劳资双方建立新的合作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