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中国鞋企向欧盟**上诉 反倾销税致输欧皮鞋产量降20%第2页:意大利皮鞋要标产地 四川代工厂很头疼
记者昨天从浙江奥康鞋业股份有限公司获悉,由于认为“疑点重重”,奥康正式向欧盟高等**就初审**审理的皮鞋反倾销案件提起上诉,中国鞋企和欧盟的官司在法律程序上走到*后阶段。
上个世纪90年代,欧盟对中国皮鞋实行“进口配额”限制,直到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才解除。2006年,欧盟又对中国皮鞋发起反倾销调查,并于当年终裁决定征收为期两年的16.5%的反倾销税。该反倾销税到期后,欧盟又于2009年决定,继续维持征收反倾销税15个月。2006年,奥康等5家中国鞋企认为欧盟的调查有违反法律的事实,于2006年底向欧盟初审**提起司法审核。今年3月,欧盟初审**驳回了这5家鞋企的诉讼请求。
目前,除了奥康之外的其他4家中国鞋企已经放弃了诉讼请求。“通过阅读欧盟初审**的判决书,我们发现判决有失公允。”代理此案的中方律师蒲凌尘表示,在计算损害幅度时,欧盟实际上违反了欧盟反倾销法规的**条。在评议欧盟改变措施方式和计算方法时,欧盟给予中方企业5天的评议时间不合理,也不符合法规规定的10天期限。在解读欧盟反倾销法规第17条3款和第9条5款时,初审**的解读也存在争议。
中国皮革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奥康董事长王振滔表示,巴西、土耳其和阿根廷等国已经“借风*烧中国鞋”,继续默许对中国鞋的不公正对待,这将对未来中国皮鞋出口造成严重打击。中国皮革工业协会的*新统计显示,欧盟此前的反倾销税导致中国输欧皮鞋产量降低20%。
第1页:中国鞋企向欧盟**上诉 反倾销税致输欧皮鞋产量降20%第2页:意大利皮鞋要标产地 四川代工厂很头疼以前在国外买的标明意大利制造的皮鞋也有可能产自成都,但在今年10月1日以后,就不可能了。近日,“意大利制造”原产地标识法规文本*终获得意大利政府通过,并将于今年的10月1日起正式实施。法规将强制性对纺织业、制鞋业和皮革类制品销售实施产地标识,法规中提到,各类产品标签必须标明产品原产地,这让不少成都为国外品牌代工的出口企业,头疼不已。
企业叫苦成本将上升5%
据了解,法规中规定,对违反这一规定的企业将处以5万-7万欧元的罚款,屡次违规的企业将被罚停业3年。
热衷于这种新贸易保护手段的还不止意大利。近日,又有消息称欧盟拟强制实施服装原产国标签制度,以防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购买了原产于欧盟外的第三国产品。
标明产地,会对出口企业有何影响?“不仅是标注产地,对企业染料成分、环保技术等也将提出更高要求。”成都红果制衣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饶挺称,这是一种隐性技术贸易壁垒,企业为了进入欧盟市场,必须投入资金做近20个项目测试,测试成本占总成本5%左右。而纺织服装行业出口平均利润在3%左右。
中国女鞋之都产业运营中心主任彭军说,成都女鞋经历俄罗斯“大市场”事件后积极实施市场转型,如今欧美市场已占到成都女鞋出口近4成。
无碍出口但待遇有所差别
标明产地,会否影响四川的出口呢?对此,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服装类产品大约占我省出口的10%以上,是我省出口很重要的一块,但标明原产地不会对四川产品走向国际造成影响,因为该项法规仅仅只是要求标明出处,并未限制进口。
不过,标明产地会使出口产品在待遇上有所差别。在国际贸易中,由于目前各国在关税及其他贸易措施方面仍存在着差别待遇,产品的原产地是决定能否享受一定关税待遇的重要根据。特别是在采取反倾销、反补贴措施、贸易制裁等贸易措施的国家中,唯有准确地判断货物的原产地,其所采取的贸易措施才能发挥作用。
支招川企可绕道东盟出口
如何通过适当的方式,绕开这个贸易壁垒呢?其实,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启动就为出口企业打开了另一扇窗。根据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货物贸易协定》规定,如一产品的本地加工增值不低于该产品总价值的40%,则该产品可被认为是原产于中国-东盟自贸区的产品,在进出口贸易中享受自贸区的优惠关税待遇。
我国纺织品出口企业可借助孟加拉国、越南等国劳动力成本低廉的优势,在东盟展开加工贸易,部分本地销售,部分冠以这些地区的“国籍”出口欧盟等国,享受优惠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