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如果问外经贸企业,他们现在*渴望的是什么?
几乎每一个人都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你:订单!
从企业接到订单,到采购、制造、包装、出货,短则三个月,长则半年。也因此,企业订单情况往往被视为判断外贸形势的重要先行指数之一,预示着未来三个月到半年的出口形势变化。
而在今年7月,广东外贸出口走到了一个非常敏感的关头。全省单月进出口贸易总值创出今年以来*小同比降幅14.9%,出口环比更是出现12.9%的*个双位数升幅,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进出口、出口、进口值6项货值年内*次同时冲高。
业界的精神不禁为之一振:这是否意味着**金融危机的寒流已经成为过去?外经贸大省广东的出口形势已经回暖?不过,不少人亦对此仍抱着谨慎乐观的态度:这只是传统出口旺季所带动的短暂缓和,还是能就此保持稳定回暖的态势?谁都不敢打包票。毕竟,今年前7月广东全省外贸同比下降19.7%的冷酷事实提醒我们,形势依然严峻,不可掉以轻心。
记者日前深入珠三角及粤东北各市,就外贸企业接收订单的情况展开一番摸底。
■现场深圳、东莞、广州三地企业:
订单回升周末加班
新进科技集团主席陈其镳匆匆在记者面前坐下时,刚刚与一名重要客户见过面。当时正逢周六,他们位于东莞市大岭山镇的东莞新进电子厂的车间里,仍是一片忙碌的情形。一块又一块电路板在机器*手熟练的操作下,被迅速而利落地送往流水线上的下一道工序。
他坦率地承认,目前新进科技集团旗下几大生产基地的开工率仍未**到往年的*高峰,但从第二季度起,订单已经止跌回升,并且形势在加速好转。
这恰好与梁伟浩的判断相吻合。
作为东莞市外商投资协会的荣誉会长,梁伟浩前段时间一直在忙着跟协会的会员碰面交流,在收集了钟表业、运动鞋、服装、电子产品、包装箱以及钢铁等各个行业的企业反馈之后,他很笃定地告诉记者,虽然个别企业的具体感受会有差异,但总体形势已经在回暖。
有企业跟记者抱怨,此前因为减产或停产,部分熟手工人被遣散回家,现在客户下单都比较急,他们又开始面临“招工难”的烦恼。
同样在东莞市,新科磁电厂硬盘产品订单比去年同期增长15%-20%,宏威数码预计全年订单同比增长20%以上。7月份,东莞市企业签订加工贸易生产合同2684份,环比增加17.77%;签订合同出口总值85.80亿美元,环比增长14.45%。
来自深圳的对该市104家**联系企业的订单监测情况显示,反映三季度出口订单比二季度增长或持平的企业超过85%。
广州市对28家**出口企业的调查显示,虽然出口订单数量同比下降的企业仍占六成,但订单环比上升的企业达到57.14%。
值得注意的是,深圳、东莞、广州三市的进出口值占到了全省进出口值的七成,对全省出口形势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省外经贸厅:
传统出口旺季已经降临
前几天,当记者分别致电东莞、汕头几家玩具企业的负责人,欲了解其近况时,他们竟不约而同地匆匆挂断了电话:“不好意思,我现在正忙着跟客户谈生意,改天再聊好吗?”
一直被视为出口“重灾区”的广东玩具业,虽然今年1―7月的同比降幅仍高达12.1%,但继6月份广东玩具出口值突破4亿美元后,7月份出口6亿美元,创下年内单月出口新高,环比大幅增长达46.3%。
龙昌**控股有限公司的董事局主席梁麟告诉记者,每年的7、8、9、10月是玩具的出口旺季,现在只是一个前兆,等到真正的圣诞大单下来,情况还会更好。他们今年的订单预计能增长近30%。
利好的不止玩具一个行业。西可通信技术设备有限公司是河源市*大的手机生产企业。该公司总经理何荣特跟记者见面时说,订单早就排满了,加班都赶不过来,预计全年可以翻一番吧,其中出口同比可以增长3成左右。
省外经贸厅厅长梁耀文告诉记者,往年的第三季度都是广东的出口旺季,尤其是去年的7、8、9、10几个月出口基数较高,其中单月历史*高值就发生在9月份,进出口和出口分别为658亿美元和391.1亿美元。
■趋势
**经济见底有助订单增长
25岁的美国女孩杰茜昨天逛商场的时候给自己买了一双新鞋子。自从今年年初,她所在的工厂倒闭之后,她一直克制自己的消费欲望。但前几天,她在街区一家新开的书店找到了一份新的工作。这一不经意的事件,所引发的蝴蝶效应就是,远在地球这一端,东莞一家制鞋企业的老板,看着客户刚刚发来的邮件,松了一口气。邮件里客户的口气比起此前显得大方了一些,而且这次所下的订单量也增多了,起码足够他这家中小规模的企业撑到秋交会开幕之前。
从记者多方面了解到的数据分析,**经济见底的信号似乎已经越来越清晰。
欧美市场需求是我省出口的风向标和晴雨表,同时也是金融危机以来我省出口市场萎缩程度*大的地区。6月份,美国领先指数上升0.7%,为连续3个月攀升,7月份,作为市场需求*有预测力的前瞻性指标之一的美国芝加哥采购经理人指数上升至43.4,比6月份又提高了3.5个百分点,为2008年9月份以来*高水平。
欧元区、日本部分经济领先指数也连续几个月上行,预示经济衰退的状况将有所缓解。
7月9日,**货币基金组织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新预测》认为,**经济活动下滑速度放缓,并且正在开始走出二战以来*严重的衰退期。目前预计**经济活动今年收缩1.4%,明年将扩张2.5%,比今年4月份的预测高出0.6个百分点。
无疑,这些先行指标的企稳有利于出口订单的增长。
■专家观点
欧美复苏势头不强劲有些订单或“永远消失”
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指出,要警惕某些“永远消失的订单”。
他认为,美国经济确实到了止跌企稳的时候,但是复苏的势头不会太强劲。而与此同时,美国的私人消费和私人投资均是负拉动,GDP正拉动的因素主要就是净出口和政府支出。这意味着,如果美国经济在过去的三个季度主要靠外需拉动。同样,欧洲经济和日本经济更多靠外需拉动,那么美日欧必然减少对其他国家商品和服务的进口需求。
“如果美欧日本都靠外需,那么外需从哪来呢?难道中国的进口可以拉动富国的复苏?富国能让穷兄弟拉着往前走吗?”张燕生说,“现在美国净出口拉动不是出口增长强劲,而是进口跌幅大于出口,美国内需收缩大于贸易伙伴国。如果美国人也学中国人一样开始增加储蓄,减少借贷和消费,这将直接影响到中国的订单。这种结构性变化的结果是,有些订单会永远消失。”
这也正是梁伟浩所担忧的问题。他分析道,危机过后,欧美整个消费模式都会发生改变,欧美的消费能力肯定不会像前些年那么疯狂,订单再不会像以前那么多了。
广东省副省长万庆良近期在多场外经贸现场办公会上提到,企业既要坚定信心,看到世界发达经济体和新兴市场国家出现的回暖趋好的积极迹象,同时也要头脑冷静,要注意到美国也在调整经济模式,发展制造业,这对于外向依存度高的广东来说,无疑构成了竞争。
专题撰稿本报记者吴哲
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