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是哪些原因导致这些服装企业消亡?

2011-08-03来源 : 互联网

“如果你下个星期再来虎门,我这个服装加工厂就不复存在了。”王海联用一块布料擦拭着办公桌上的座机――这部电话机上落了一层灰尘,显然“无人接听”状态已有一段时间了。

王海联告诉笔者,*近正忙着为自己的工厂“料理后事”。

他的工厂位于虎门镇一条偏僻的小巷内,极难寻找。虎门镇是东莞八大支柱产业之一――服装业的重镇,这里是服装加工企业的聚集地。在东莞市的外贸出口中,虎门一直占据很大的比重。去年以来,虎门镇一部分外销的服装加工厂,在**金融危机中倒闭、停业。这种局面,今年还在持续。

究竟是哪些原因导致了这些企业的消亡?

王海联是笔者能够找到的**愿意接受采访的**。这位“混迹”于虎门服装业十多年的汕头籍**说:“周围倒闭企业的**我都认识,但你就别费心找他们了。因为每一家倒闭企业**后面都有一笔糊涂账,躲还来不及,哪有心思在媒体面前说东说西呢。何况这又不是什么好事。”

笔者见到了王海联的工厂。厂区分外冷清,所有机器已经停止运转,上面蒙着厚厚的一层灰尘。北面仓库内堆放着大量的原材料,由于长时间没有开工,*下面一层的材料已经霉变了。

厂区内,工人三五成群坐在一起聊天、打牌,有的看小说、听音乐。

“平均每天走3到5个工人。”王海联说,“现在还剩下不到30名工人。金融风暴之前,我这里有980名员工。我还开设了分厂。”

“拿不到订单,每天的人力成本、厂房租金、水电开销近10万元,实在是吃不消了。”王海联的工厂是承接服装订单的外向型服装加工企业,产品销往美国。由于是贴牌生产,没有技术附加值,利润十分微薄。

“现在每天的开销都是前两年的积累,老本快吃光了!”王海联认为,在东莞的100多个汕头老乡和他的情况大同小异,到今年年底基本上不会有人再把企业办下去。

在虎门镇的街上,笔者观察到不少商铺贴着“此房出租,价格面议”的广告。据当地人说,2008年前,要想在这里租一块不足5平方米的商铺,是很困难的。现在,这样的广告也在王海联的工厂大门上贴着。

对于破解之策,王海联的选择是“关门”。

“这样能损失少点。”王海联皱着眉头说:“我再观望一阵,要是再没有单子,就关厂回老家。”

他*近经常上网看看国外的经济走势和出口情况,分析后得出的结论是:“近几个月状况不会有好转。”

对于王海联工厂的命运,笔者曾在广东采访期间询问了一些**、官员。他们的分析,或许能揭示出一些原因。

广东国欣律师事务所专职代理破产案件的律师李晓海的判断是:“没有品牌、没有渠道、没有**能力的中小企业,自身就是一个机理不健全的实体,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是很容易倒掉的。”

东莞纺织服装行业协会一位不具名的业内人士分析,低端的订单式生产模式、生产设备技术落后、没有自己的品牌等因素,会让类似王海联式的企业在产业链中没有话语权,更没有定价权,不仅缺少竞争力,抗风险能力也低。这是这些企业倒闭的内在**。

在广东采访期间,还听到了一些业内人士的说法:“倒闭企业多数都不符合**产业调整倡导的方向。”

东莞市**几年前就开始提产业升级。而王海联的工厂现在还是全部用人工织机进行生产。对此,王海联说,资金这么紧,买电脑织机要花很多*。我知道,升不了级早晚会被淘汰。他承认,这是他的工厂即将倒闭的原因之一。

咨询项目,请扫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码
在线咨询
领取资料
微信扫一扫、长按二维码、点击“在线咨询”,发送项目名或品牌名,立即咨询加盟项目。

©2004 3158招商加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