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万亿俱乐部14省含金量各异

2011-08-03来源 : 互联网

**阅读 荆楚网消息据《中国经济周刊》报道 各省2009年的“成绩单”陆续浮出水面。纵观各地公布的数字,2009年各地经济年报数字显得格外“炫目”,大多数省份2009年的GDP增速超出预期,万亿GDP成员增至14家。 为何GDP增长,老百姓却感觉收入没有同步增长?在华丽数字的背后,这些GDP的“含金量”到底如何呢? 三分之二GDP,为投资拉动 *新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2.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30.1%。不仅增速较上年加快4.6个百分点,占当年GDP的比重也上升至67%,意味着仅仅投资就占据了GDP的三分之二。 据了解,受*额投资的驱动,钢铁、水泥、纺织等行业产能出现了严重过剩,使资金和能源造成极大浪费。 事实上,GDP所能见证的,只是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规模,而要从全局角度来判断经济增长的素质,离不开对质量和效益的关注。“依据‘科学发展观’,我们不仅要追求GDP增长,更要提高人民的实际福利水平,让社会**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国民的幸福指数。”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主义研究院院长程恩富认为,发展经济的*终目的是要提升民众的生活水平,经济增长的成就也要靠民众生活的幸福指数来验证。 GDP含金量,湖北列全国17 程恩富的观点,隐含着一个目前炙手可热的新词汇——GDP含金量。 对于GDP的含金量,北京大学中国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杨开忠强调,GDP的大小跟地区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之间的关系越大,其含金量越高。 杨开忠提供了对应的计算公式:先计算出“人均GDP”,即用“当地GDP”除以“常住人口”;然后用“人均可支配收入”除以“人均GDP”,得出的“单位GDP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相当于人均GDP的含金量。 根据这个计算公式,《中国经济周刊》计算得出了全国各省区市的单位GDP人均可支配收入,即GDP“含金量”,并按照先后顺序予以排列。对此,有关**认为,这大致可以看作是人均GDP的含金量,或是居民收入的幸福指数。 通过计算,各省GDP含金量排名依次为:上海、北京、海南、黑龙江、浙江、安徽、江西、**、广东、重庆、贵州、广西、云南、湖南、吉林、福建、湖北、四川、山西、甘肃、辽宁、天津、宁夏、江苏、陕西、青海、河北、河南、山东、新疆、内蒙古。 GDP增长,幸福感没增加? 用居民收入衡量GDP含金量的高低,这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应用经济学系主任龚六堂的观点“不谋而合”。龚六堂认为,“GDP含金量应强调收入指标。在经济增长中,更要强调居民收入的增长,这是居民幸福感的重要来源。” 龚六堂列举案例指出,1995年—2007年期间,我国GDP平均增长9.6%,而城镇居民收入平均增长8.8%,农村居民收入平均增长5.5%;美国经济在1995年—2008年GDP平均增长2.9%,居民收入平均增长5.4%。 再如鄂尔多斯和香港。鄂尔多斯在2008年的人均GDP是10万元,而香港是20.9万元,在2008年GDP的增长率分别是22.9%和3.9%。可以想象,不用5年鄂尔多斯的人均GDP会超过香港。但是我们比较这两个地区的人均可支配收入,2008年鄂尔多斯是1.9万元,而香港是18万元。这正是为什么居民虽感觉到GDP增长,却没有带来相应幸福感的原因。

咨询项目,请扫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码
在线咨询
领取资料
微信扫一扫、长按二维码、点击“在线咨询”,发送项目名或品牌名,立即咨询加盟项目。

©2004 3158招商加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