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一体化命题并不孤立。在《关于贯彻实施〈纲要〉的决定》中,广东还提出要进一步增强珠三角地区辐射带动环珠三角地区发展能力,加大力度推进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工作。**甚至在动员会上强调,“双转移”必须坚定不移,一抓到底。 尽管金融危机来袭,广东对“双转移”工作的坚定性却“矢志不移”。 目前,广东全省已经认定的**产业转移工业园达到30个。根据官方测算,这些**产业转移工业园区按规划全部建成投产后,年产值可达2600亿元,这相当于2005年广东山区和东西两翼14个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42.7%。 按照计划,今年广东为此投入的产业转移扶持资金将高达75亿元。 2008年,广东省经贸委对当时的24个产业转移工业园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报告认为,广东产业转移存在转出转入两地合作层次偏低,合作两地定位不准,运作实体实力不够,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滞后及配套政策措施有待进一步完善等问题。 但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影响的不断深入,正在拷问“双转移”政策。海关广东分署的统计数据显示,一季度占广东出口总额近七成的机电产品出口下降21.6%,比整体出口降幅高3.2个百分点;高***产品下降21.4%。 原本备受政策**并属于“双转移”范畴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一季度出口却一反常态。统计显示,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降幅相对缓和,其中服装及衣着附件3月份出口增长13.9%,鞋类出口增长3.9%,箱包及类似容器出口4.3亿美元,增长30.3%。 对此,广东省社科院宏观经济研究所所长刘品安在接受CBN采访时表示,当前广东更应该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而灵活应对,*先要做的是稳定现有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在现有产业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创新,而不是笼统地推行产业转移。 按照广东经济学会会长、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副院长王�的分析,珠三角的传统制造业产品在**市场上还存在非常强大的竞争力。中山大学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主任陈广汉甚至认为,**应该对劳动密集型产业重新审视。 在去年底举办的第六次粤港澳主要商会高层圆桌会议上,来自粤港澳三地16家主要商会的高层和广东省**官员对“双转移”战略的实施也显示出*大的意见分歧。 来自广东省经贸委的资料称,目前省产业转移工业园经济效益已初步显现。2008年已有建成项目的省产业转移工业园实现工业总产值302.66亿元,实现利税27.72亿元,分别是2007年全年的4.67倍和5.33倍。而省产业转移工业园吸纳的本地劳动力比例已达到60%。 刘品安认为,这场看似在市场机制下推行的产业转移,尚未摆脱计划经济的思维,政策设想与市场效果往往并不能**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