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运院士呼吁:冠心病的防治应“稳”字当头

2011-08-03来源 : 互联网

**阅读 2010年月11日,由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华医学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国医师协会共同主办的第六届**络病学大会在美丽的海滨城市天津召开,来自包括香港、澳门等全国各地及美国、韩国、日本等**学者800余人参会,杨胜利、陈凯先、张伯礼、张运、石学敏、吴以岭等院士出席会议。中国工程院张运院士呼吁,在冠心病的防*上,目前除了要关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斑块的消退,*重要的问题是稳定易损斑块,以成功减少或避免心梗的发生。

据了解,目前做为**性流行病的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杀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和心源性猝死不仅是冠心病*严重的表现,也是心血管病死亡*重要的原因。冠心病虽是一个现代名词,但在古代就已存在,1972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曾令世界震惊的女尸,经解剖证实就是死于心肌梗死,这距今已有2100年历史。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营养过剩,活动减少,生活节奏快、精神压力大等等,相比过去冠心病的发生率提高,而且趋于年轻化。

科学家研究发现,引起冠心病发生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稳定斑块,可表现为心肌缺血、心绞痛等,一般不突发心梗;另一种是易损斑块,特别容易破裂出现血栓堵塞50%以上的血管管腔,那些没有先兆的突发性心绞痛、突发性心肌梗死就是这些易损斑块引发的。前者引发的疾病特点可以形容为“痛而不死”,后者引发的疾病特点则是“死而不痛”,由此可见,相比于稳定性斑块,易损斑块更具隐蔽性,也更加危险。遇到天气寒冷、情绪刺激、劳力过度、暴饮暴食等情况,这些像“不定时炸弹”一样的易损斑块就会破裂,形成血栓,阻塞血管,发生心肌梗死。

因此,在冠心病的防*上,目前除了要关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斑块的消退,*重要的问题是稳定易损斑块,研究发现,易损斑块在同一个病人体内,往往呈现出多血管、多病灶倾向,这就意味着单纯在血管局部位置作支架*疗,并不能有效的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必须结合全身性的综合*疗措施。许多实验和临床研究证实,他汀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以及抑制血小板聚集药物如阿司匹林等和**通心络胶囊等都具有不同程度稳定斑块的作用。通心络胶囊通过降脂、抗炎、抗氧化损伤、增加纤维帽厚度等增加斑块稳定因素,降低斑块易损因素,其稳定易损斑块与辛伐他汀相当。这一研究结果为冠心病事件的高危患者点燃了希望之灯。

据悉,运用通心络防*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近期在**权威杂志——《美国生理学杂志心脏循环生理》发表并得到高度评价,称通心络有望成为一个斑块稳定剂。

咨询项目,请扫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码
在线咨询
领取资料
微信扫一扫、长按二维码、点击“在线咨询”,发送项目名或品牌名,立即咨询加盟项目。

©2004 3158招商加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