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29日,由中国羊毛商会、霞日羊毛、利华羊毛工业有限公司、天津市天羊纺织有限公司、北京美西联合贸易有限公司、张家港保税区羊毛交易市场共同主办的2009年全国纺织原料信息交流会在四川召开。
来自全国的200多位羊毛贸易企业、毛条生产企业、毛纺企业和海关、检验、检疫的代表参加了会议。面对**金融危机给羊毛产业带来诸多的不利影响,代表们纷纷表达了他们的看法。
毛市反映经济形势
毛纺往往能较早感知经济形势的冷暖。据利华羊毛工业有限公司销售经理张永华介绍,变化从外销市场开始,行业困难在2007年底、2008年初就已经显现。
他认为,2007年的高毛价,制约了下游企业对于羊毛的需求,羊毛的保暖需求功能减弱,混纺产品的需求增加,羊毛纤维被大量替代。
2008年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毛价迅速下滑,2008年11月初跌到全年*低点485美分/公斤,与*高点相比,跌幅达到46.82%。库存原料损失惨重,下游企业毁单增加等因素使得多数毛条生产企业陷入经营困难。
毛纺产品的零售影响企业对羊毛原料的需求。2009年上半年,毛纺行业销售形势依然没有得到好转。
据中国毛纺织行业协会***黄淑媛介绍,1~4月,毛纺织、毛纺制品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出**货值同比分别下降了17.44%和15.91%。
毛纺主要产品出口总额同比下降13.34%。毛纺产品的内销比重进一步提高,内销市场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但是内销增幅并不突出,内销疲软的态势已经呈现。1~4月****大型百货商场的男西装销售量同比降低0.23%,增幅回落10.71个百分点;羊绒衫及羊毛衫销售上升2.73%,增幅回落1.55个百分点,内销形势不容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