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震荡盘整的行情,近来越来越多的基金选择用分红的方式锁定收益,同时配合持续营销冲规模。WIND数据显示,截至12月5日,11月以来共有43只基金实施分红,共派发红利52.24亿元。
分红接踵而至
WIND统计数据显示,11月份共计有39只基金实施分红,分红总额达到51.14亿元。这一数字大大超出了10月份的分红数额。10月份共计有34只基金实施分红,分红总额为30.25亿元。
进入12月份,又有多只基金实施分红或公布分红方案。据中国证券报记者粗略统计,截至12月5日,广发300、泰信蓝筹、泰信双息等几只基金实施了分红,同时有中银收益混合、中银**混合、汇丰晋信中小盘、汇丰晋信低碳先锋、泰信**生活、宝盈增强收益债券、华富收益增强债券等基金发布了分红公告。
这其中不乏出手大方的基金。根据天相投顾的统计,从11月份宣布分红的基金分配方案来看,12只基金每10份基金份额派发红利超过1元,占比27%。其中,泰信优势增长、华富策略和广发沪深300出手*为大方,每10份基金份额派发红利分别达到2.2元、1.6元和1.5元。而从分红方案来看,10月份宣布分红的34只基金每10份基金份额派发红利均不足1元。
不少基金还在一个月以来多次分红。比如泰信蓝筹精选基金,由于今年业绩不错,自10月下旬起,共实施了4次分红,每10份基金份额累计派发2.3元。
而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基金分红热情更为高涨。WIND统计数据显示,去年11月1日到12月5日,共有35只基金实施分红,分红总额43.64亿元,分红力度不及今年同期。而从全年来看,两个年份之间的差距则更大。截至12月5日,今年以来共有304只基金先后进行过分红,分红次数高达434次,分红金额更是超千亿大关,达到了1041.23亿元;而在去年小牛市中,基金全年分红317次,分红总额仅464.33亿元,不及今年目前水平的一半。
背后各有打算
一般而言,年末通常是基金传统的分红旺季,对于基金公司来说,分红不仅是对持有人的回馈,同时也是对基金公司投研能力的总结。而股票型基金在今年三季度打了翻身仗,也为分红提供了基础。
但在这背后,基金公司或多或少还有着一些市场和营销方面的考虑,各只基金的打算也各不相同。
一家基金公司市场部人士表示,在很多普通投资者看来,能够实施高分红的基金也意味着该基金能够实现较好的投资收益。为了配合持续营销的需要,基金公司会用分红作为一个卖点来吸引基民的更多关注。现在到了年底,公司希望在规模上能冲一冲,因此除了发新基金外,也拿了一只绩优基金做了大额分红来推持续营销。
好买基金研究中心研究员曾令华表示,赶在年末前分红的举措有利于锁定短期收益,另一方面,也是出于保持份额稳定的考虑。分红也是获利了结的方式之一,这会减弱基金持有人的赎回意愿,从而保持基金份额稳定。
德圣基金研究中心*席分析师江赛春则表示,基金分红有着多方面的因素,既有持续营销的需要,也不排除存在基金看淡后市的因素,因此纷纷选择了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