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少春,金蝶**软件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席架构师、**经济师、***特殊津贴**。徐先生现任中国**建国会第九届**委员会委员、中华思源工程扶贫基金会第二届理事会理事、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副理事长、财政部会计信息化委员会委员及深圳市软件行业协会会长;曾任全国青年联合会第九届委员会委员及深圳市第三届人民****常务委员会委员。
“从2007年开始,我们定位就很清晰,‘金蝶,企业管理**’,这就是我要转型对客户的**。如果这个做到了,那么我的转型就成功了。”数次**软件行业发展的金蝶软件创始人徐少春又开始了新的征程。
1996年,金蝶领先全国推出Windows平台财务软件,这给国内管理软件行业带来了历史性革命;1998年,金蝶吸引**数据集团IDG公司注资,把产品经营由财务软件转向全面的企业管理软件;2001年,金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成为第一家在香港上市的中国软件企业。
如今金蝶联手巨擘等正在从软件制造向服务型公司战略转型。
当年,徐少春放弃“铁饭碗”,只身来到改革开放的最前沿、创业的热土-深圳蛇口,开始了他的创业之旅。“深圳的开放和大无畏精神是他创业的源泉,金蝶的根就在深圳,金蝶总部绝不离开深圳!”徐少春回想往事感叹道。
自2007年开始,金蝶用了3年时间打造“中国管理模式”。徐少春对时代周报表示:“金蝶将携手推动中国企业总结成功管理实践,让更多的企业来分享他们的成果和经验,共同推动中国企业的管理进步,让中国管理模式与西方管理模式在世界的舞台上比武竞技,提升国人对中国管理模式的关注度、提升中国软实力,让中国管理模式在全球崛起。”
把青春和激情献给蛇口
徐少春是我国第一批会计电算化硕士研究生,毕业后被分到地方税务局工作。但是稳定的机关工作显然不适合激情满怀的徐少春。1990年,徐少春决然放弃“铁饭碗”,带着368元的养老保险金前往深圳蛇口,供职于一家会计师事务所。
这份工作让徐少春深刻感受到中国是多么需要财务管理软件,也为日后他再次辞职下海创业埋下了伏笔。
3年后,已经身为电脑部经理的徐少春再次选择辞职,举债5000元,买了一台286电脑,创办了深圳爱普电脑技术有限公司,开始了他的创业之路。
但是,创业之路何其艰难。徐少春回忆:“在爱普公司成立之初的半年里,我作为程序员,没日没夜地从事编写工作,终于研制成功了一套适合深圳特区财务制度的商品化财务软件。”徐少春独立开发的爱普财务软件V1.0版通过了权威部门的评审,为当时推动会计电算化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保障,并打破了外资企业财务管理软件完全依赖进口的局面。
软件开发出来后,徐少春又做起了推销员的工作。徐少春每天和伙伴一起骑着自行车,逐个到企业宣传讲解,用户不买,就先免费试用。当财务软件为一家家企业解决了财务报表难题后,就有更多的客户找上门,短短数月,他的用户增加到30多家,还包括许多知名公司。这让徐少春初尝“胜利”的滋味。
徐少春对时代周报坦言自己有浓厚的“蛇口情结”,“感谢蛇口这块土地,没有蛇口,可能就没有金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