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仓禀实而知礼仪,衣食足而知荣辱。老百姓衣食**生活富裕了,自然就会有更***的追求。礼让三先、彬彬有礼是一方面,让自己的生活丰富多彩也是一方面。
这和举办亚运会于中国人的意义颇有相似之处。
20年前,北京举办亚运会,那时中国老百姓不仅感觉新鲜,渴望被认同,更多的是希望中国体育健儿能够巩固亚洲**地位,继而实现**和奖牌榜的大丰收。也就是说,我们会特别看重成绩。
20年转瞬即逝。当年的**运动员现在成了一线教练员,当年尚显偏远的亚运村早已成了繁华的商业中心。这是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20年,是中国人逐步走向富裕的20年,也是中国人的心态悄然改变的20年。
在2008年中国代表团雄踞北京**会****位后,中国人对举办赛事又有了自己的新的诠释――中国体育健儿仍然会力争*佳成绩,但中国人更看重的已**是**数量的多少,而是希望能够参与到比赛中去,享受亚运带给我们的实实在在。
广州亚运会总投资超过1200亿元人民币,但其中有1090亿元是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广州新开通了5条地铁线,修建了多条城市道路,*理了污水,净化了空气,老百姓得到的是蓝天白云交通便利的实在。这次新建的亚运场馆辐射了广州12个区,它们将在亚运会结束后向老百姓全面开放,这意味着生活在广州这座大都市的普通人,不用再为健身场馆短缺发愁。
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共招募志愿者近60万人,而申请报名的人数则接近招募人数的3倍。这样的热情和这样的态度,既是**一届赛会顺畅举行的基础,更意味着志愿精神的深入人心。这会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一个城市的全民素质,使之悄然中积蓄着与**化大都市相匹配的人文环境。
站上*高领奖台,是运动员不变的目标。但各自项目所处位置的不同,又会决定他们有不同的渴望。像跳水、举重这种在亚洲鲜有对手的项目,他们早把目标放在锻炼新人、为伦敦**会储备能量上。像游泳、田径、体操、围棋这类项目,则希望能和实力相当的亚洲对手一较高下。而中国人*为看重却也*为窝心的足球项目,自然希望他们能够走出阴影,用自身表现提振中国足球界的信心。
是比赛就会有输赢,但比结果更重要的,永远是能否有令人振奋的过程。“友谊第一,比赛第二”,这绝对不应该只是说说而已的客套话。
从北京到广州,从1990到2010,世界在变,我们在变,目标在变,心态在变,但不变的永远是体育精神的主旋律,那就是:让政*走开,还赛场纯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