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陕西宝鸡到中美洲海地的距离,是1483公里加上12220海里;从陕西宝鸡到中东黎巴嫩的距离,是2484公里加上6558海里。在老王的脑子里,海地和黎巴嫩曾经像传说中的“爪哇国”一样遥远。但是,正是海地和黎巴嫩这两个遥远的国度,让他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民营汽车厂厂长,变成了名扬海外的“军*商”――他把自己生产的装甲车,卖给了***维和部队,还顺带着卖到了非洲8个国家。 喜欢别人叫他“老王”的王宝和是陕西省宝鸡专用汽车有限公司的总经理。老王不是人们印象中那种西装革履的**,他更喜欢穿宽松随意的T恤衫。“习惯了,我经常要到车间去,穿一身西装算怎么回事?”老王说。他的手很厚、很大、很有力,握上去就像在触摸装甲车的轮胎。 穿过一片粗壮茂盛的悬铃木,老王带着我们走进了他的生产车间。让人震撼的场面出现了:车间的一侧,几十辆排列整齐的轮式装甲车,静静地等待着*后的工序――喷漆。车间的另一部分,轨道起重机来回滑动着,一会吊装装甲车炮台,一会吊装将要焊接的钢板。老王说,今年的生产已经排得很满,300多员工在加班加点落实国内外客户的订单,但他还是加快了新产品开发进度。除了常规装备装甲车、运兵车、通讯车,他还研制了装甲救护车、驱散车等,产品线正在从基本型5吨向8吨、15吨扩展。 在老王的办公室里,有两张照片*显眼。 挂在他座位后面墙上的,是由二十多辆印着中国农业银行字样的运钞车组成的车队,行驶在新疆的*焰山下。这张照片讲述着老王辉煌的过去――在1996年到2001年,老王**下的宝鸡专用汽车公司,卖出了1000多辆运钞车。那时候,他每年的利润能达到2000万元。 老王座位正对面墙上的照片,是一辆披着迷彩外衣的装甲车驰骋在嘉峪关外的戈壁滩上,头戴钢盔、手握重机枪的武警战士注视着正前方。那是2002年,老王在为他研制的**种装甲车进行场地试验。这张照片,标志着老王的职业生涯翻开了**的一页。 2001年年底,在感觉到运钞车生意开始走下坡路的时候,老王在公司**层会议上提出向制造装甲车转型。公司里一下子炸了锅。30年来,老王一直在和车打交道。除了运钞车,他生产过中巴车、加长卡车、半挂车。再向前推,他还是扔掉铁饭碗、跑长途运输的个体户。虽然还是“造车”,但是向装甲车转型,这个弯道实在太急了。 |
打印字体: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