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广东网络问政走向常态

2011-08-03来源 : 互联网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进一步发展********,**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要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渠道。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互联网在民众的**、经济、社会生活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成为公民行使“四权”的重要渠道,网络问政也成为新时期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载体。

推动网络问政,就是在党政部门与网民之间建立一种积极、良性的双向互动,一方面是党委**主动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并对网民提出的问题认真办理、积极回应;另一方面是广大网民对党政工作进行建言、质询、投诉和评议,从而使党委**通过互联网了解民情、汇聚民智、接受监督,实现科学决策、**决策,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当前,广东正处在以新一轮思想大解放推动新一**发展的重要时期。作为全国多次思想解放的策源地,广东具有敢为天下先的传统,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社会建设各个领域一直发挥着排头兵的作用。这样的背景下,近年来,在省委省**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推动下,广东网络问政风生水起。近日,人民网“地方应对网络舆情能力分析报告”高度评价广东为全国网络问政做得最好的地区。

“网络问政”对推动公民的**参与,推进****建设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从广东实践看,要开展好网络问政工作,首先,需要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意义和价值。

近年来,以中共中央**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为首的新一届省委,深刻认识网络时代的新特征新变化,从推进********建设的高度,努力打造政务公开、表达民意、反映民情、集中民智的网络平台。连续三年,汪洋书记与网民代表座谈,一起“灌水”,接受“拍砖”,在线互动,为全省网络问政亲身示范;连续三年,汪洋书记和黄华华省长向广大网民发出拜年信,为广东网络问政健康有序蓬勃发展指明了方向。全省各级党政部门积极响应,大力推进,开拓创新,以开放的视野、平等的心态,把网络作为了解社情民意、改进公共服务、吸纳民间智慧、提高执政水平的重要渠道。全省各地、各部门推出了“网络发言人”“手机信访”“公仆信箱”等许多创新举措,解决了一批又一批网友反映的问题。省内多家新闻、政务网站大力配合,纷纷设置了问政类栏目,搭建起党政部门与网民沟通互动的平台。

其次,要开展好网络问政,需要广开言路,培养公民积极有序参与公共管理的意识和素养,营造出党委**通过网络广泛了解社情民意的浓郁氛围。

目前,广大网民“手握鼠标、胸怀天下”,思想活跃、社会责任感强、敢说真话实话,成为推动广东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无论是对各类社会热点问题的网络热议,还是为省委省**重大课题的建言献策,以及对**行为及党政官员的有效监督,都体现出网民的积极理性参与,成为广东网络问政良性开展的必要条件。

如今,广东网络问政已经历了从“听”到“答”,从“答”到“办”,从“办”到“果”的探索和跨越。通过网络问政推动广东网络****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已成各方有识之士的广泛共识,“官民”携手,互信、互动、互补的网络问政和谐关系已初步建立。当然,尽管广东网络问政走向常态化、制度化已成大势,但也仍处起步阶段,一些问题需要在进一步实践中得到解决。如部分领导干部尤其是基层干部对网络问政或态度默然或应对水平较低、网民素质良莠不齐、互联网管理难度较大等。

深入推进网络问政,我们需要继续朝着“七化”努力:一是网络问政制度化。进一步完善对网民留言收集、办理、跟踪、督办和回复的长效机制,使网络问政成为党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队伍建设专责化。进一步加强网络问政队伍建设,指定部门,落实责任。三是解决问题常态化。建立有效机制,把网友反映的问题纳入现实工作渠道加以解决。四是问政方式多元化。从方便网民角度出发,继续创新整合多种手段,搭建网友与党委**互动的便捷平台。五是政务信息公开化。把网络问政与政务公开结合起来,实事求是,态度真诚,及时准确地将信息公布给民众。六是问政目的实效化。不仅“网上听民声”,更要“网下办实事”,真正解决群众反映的实际问题,让人民群众满意。七是工作开展纵深化。网络问政要在现有工作基础上向全省各级党政部门全面铺开。

来源:《南方》杂志

联系电话:023-62873158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68号3幢22-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20016 渝ICP备11000776号-1 北京动力在线为本站提供CDN加速服务

Copyright©2004-2021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叁壹伍捌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