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宁强试行国学教育日常化

2011-08-03来源 : 互联网

在今天,遍地开花的英语培训班,与凤毛麟角的国学教育班,的确是个特别的社会现象。在今天,每一个少年国学书院的诞生,总会带来一波关注的热潮,也总会引来种种的非议,我们的少年国学教育“不合时宜”了么?今天,在陕南山区,一个乡镇小学里,一场由学校主导的少年国学教育,正在艰难推进。这套贯穿小学6年的教学系统,正在大胆践行一个理念―“国学教育日常化”。

学生有兴趣,是国学教育的前提

学生们对国学**文化的兴趣之浓郁,让老师多少有些出乎意料。即使放学了,学生们还会传看**的配彩图国学教材,在校园内孔子浮雕图下交流,寄宿学生则端着饭碗,细细来看当地手艺人制作的《**规》彩图文化墙。

比起常规的课程,学生们在国学教育课上,热情更活跃。从2010年秋季开始,宁强胡家坝镇中心小学开始在全校13个教学班600名学生中试行开设《三字经》、《**规》、《论语》等的国学课程。本着从易到难、从少到多、循序渐进、以点带面的分配原则,学校分学段进行国学**的诵读学习。一二年级诵读《三字经》《**规》、《千字文》;三四年级诵读《增广贤文》、《声律启蒙》;五六年级诵读《道德经》《论语》。

在课堂上,学生们会*着回答问题,很有意思的是,他们的回答千奇百怪,往往让人乍一听真想不到,细一想又还有点深意。一场场“头脑风暴”过后,总有一张张兴奋而满足的孩子脸。

在校园网上,开设有国学**,意犹未尽的学生,可以在课后与老师交流。“国学故事”比赛、“国学**与我”演讲比赛、“国学传统伴我成长”征文比赛,诵读**之风弥漫了校园,学生们从中汲取着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在潜移默化中传承了中华传统人文素养。

国学教育日常化,试着打开一个又一个的结

孩子们的读书声,从*具仿古特色的学校里传出,仿佛置身古老的书院。试行“国学教育日常化”,这个乡镇小学,就是在打开一个又一个的结。

从一开始,家长们对此并不理解,担心影响了“升学”。于是,学校尝试着提倡“家庭**时刻”,鼓励孩子的父母,每天在孩子放学后、睡觉前,拿出10分钟,引导孩子进入国学殿堂,既增进了亲子感情,又提升了家庭文化品位。

一连数月后,国学教育得到了家长们的认可。胡家坝镇周家和村的杜翠英说:“刚开始听说学校搞什么国学教育,我们也不懂,就怕把娃的学习耽误了,但是现在,娃的学习成绩更好了,更懂事了,还学会关心人了!”

国学教育日常化,也没有标准教材可供使用。顺着读书声,学生手持打印的讲义在老师的带领下读《三字经》,由于缺乏国学教材,学校只有老师有配彩图的国学教材,学生全部使用的是学校打印的国学讲义。

据学校介绍:目前,国学教育还没有列入全日制学校教学内容,至今没有全国统一标准的教材,各学校也没有这项教学经费。新华书店,也曾按国家要求,免费向各学校图书室提供了国学教育类图书,但要进行专门国学教育,图书还是不够的。

在教辅书店,文字类国学**书籍不是没有,但适合小学生教学的太少,宁强县新华书店营业员王新芳介绍,每年能有1000余册的少年拼音绘画类国学书籍,由于这类书籍利润空间不大,一般教辅书店也不愿出售。

一些学生反映,光靠打印的文字讲义很难理解**内容,如果有彩图、漫画类适合孩子特点的国学教材,学习起来就容易多了。目前,胡家坝镇中心小学38名教师中也没有一名精通国学的专职教师,主要靠语文老师对学生进行讲解。

试行了几个月的“国学教育”,胡家坝中心小学校长雷志敏感慨:“缺少精通国学的老师、适合孩子特点的国学教材、没有学国学的社会氛围,这是影响我们国学教育日常化的重要因素。”

在今天“升学”教育的普遍认知下,学好英语,的确比学国学更实用。但是,国学所承载的中华传统,是孩子人文素养的*好熏陶。要让孩子成长得更健康,这个由学校主导的少年“国学教育日常化”探索,正在打开一个又一个的结。给它多一点关注吧,这是值得的。

联系电话:023-62873158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68号3幢22-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20016 渝ICP备11000776号-1 北京动力在线为本站提供CDN加速服务

Copyright©2004-2021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叁壹伍捌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