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淘汰落后产能一直是老生常谈的话题,在经济发展面临调结构、促转型的当前,淘汰落后产能将是实现这一愿景的有效手段,但一直以来淘汰落后产能面临诸多困难和阻力,某些行业还出现了“越淘越多”的局面,为****这一顽疾,国家几下决心,自今年5月6日***总理表示要铁腕淘汰落后产能之后,8月8日,工信部公告了18个工业行业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名单,共涉及企业2087家,要求这些企业的落后产能必须在9月底前关闭。如此政策可见国家已对落后产能“痛下杀手”。然而两个月之后,政策能否奏效?在政策下发之后,地方**和相关企业将面临什么样的抉择?我们将持续关注。
三令五申过后,工信部终于针对如何快速淘汰落后产能问题,使出了****的关停杀手锏。
继8月5日下达了今年18个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的目标任务后,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又于8月8日公布了涉及淘汰的具体企业名单,涉及2087家企业,并规定,这些企业的落后产能必须在两个月内关闭。引人注目的是,包括中国铝业、玖龙纸业在内的多家上市公司及国有大型企业赫然在列。
然而,在“被淘汰”者眼里,国家将启用什么样的补偿机制,通过什么样的渠道解决人员安置问题、资产处置问题,以及谁来*终接盘现有的资产和产能?目前看来一切尚属未知。
淘汰落后产能这只靴子终于落地了,短短半年时间,工信部就对工业系统18个行业开了一份长达177页涉及2087家企业的淘汰名单。
《中国经营报》记者统计发现,这份以民营企业为主,包含少数央企、国企的名单中,共计11个行业30家上市公司也榜上有名。
“力度**!”广州一位宏观策略研究员如此评价工信部这份淘汰名单,“此次淘汰落后产能仅仅是个开始,在今后几年内,淘汰落后产能将一直是工业系统内的主旋律,借助经济结构调整,淘汰落后产能会在‘十二五规划’中集中解决,而除了此次的宏观调控外,今后更多的是以市场调控的形式进行,大规模的行业兼并重组即将来临”。【】
作为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宏观调控手段,工信部的“大手笔”——涉及18个行业2087家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名单出现了诸多不该有的漏洞:多家企业表示名单中涉及的对象早在几年前已经完成淘汰。
“淘汰总量由工信部设定后层层分解,下摊到各省市自*区及企业,而具体淘汰名单则由各地方**工信部门逐级上报,在此过程中,难保不出现地方**‘瞒上欺下’的问题。”一位参与制定淘汰名单的**人员告诉记者,名单“掺水”除了受GDP政绩考核的压力外,甚至还可能出现地方官员以权谋私的现象,“达到淘汰标准的对象很多,选择谁不选择谁的权利是可以出售的”。【】
编辑 谢振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