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车运动”加剧汽车产能过剩

2011-08-04来源 : 互联网

    ***记者 **

9月上旬在天津举办的2010中国汽车产业发展****上,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司长陈斌指出,在地方**推动下,国内汽车企业的快速扩张加剧了产能过剩的风险,因此必须采取措施坚决抑制。

汽车产能过剩风险确实存在

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国内汽车产能基本能够满足需求,不存在产能过剩的问题。但是,现在不过剩不等于未来几年不过剩。

2009年中国汽车市场再次井喷,对未来车市的过分乐观,导致一些车企制定了过高的发展目标,动辄年产数**辆。

汽车工业产业链长、带动性强,大规模发展汽车工业,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目前国内有27个省区市在造汽车,各地都把汽车列为支柱产业。在利益驱动下,各地的汽车规划产能被盲目抬高。

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国内在建和规划的汽车产能,加上现有产能,到2015年将达到3000多万辆。而据预测,2015年国内汽车需求量加上出口,*多2500万辆,届时至少有500万辆汽车产能放空。

对国内汽车需求不能过高估计

近年来,中国汽车产业迅速发展,成为***大的汽车生产国和**大汽车市场。随着大量汽车进入家庭,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带动了消费水平升级,促进了国民经济发展,但同时也消耗了大量自然资源、加重了空气污染,加剧了交通压力。汽车保有量的迅速扩大,给我国能源供给、道路交通、环境质量带来了极大压力。

清华大学的**认为,中国土地上可以承载的汽车极限是1.5亿辆。有人认为这个目标有些保守,应该可以承载两亿辆汽车。

截至2009年底,中国汽车保有量6200万辆,估计今年年底可达7400多万辆。按照工信部的预测,到2020年中国汽车保有量将达到两亿辆。未来十年新增一亿多辆汽车。

有**认为,中国新车销量在到达年产销2000万辆的顶点后,就会回落,维持在每年1600万辆到1700万辆的水平。并不像有些汽车企业所估计的那样,每年国内新车销量将达到三千万辆。

汽车产能过剩对谁都不利

汽车产能过剩是一个全世界的问题。美国汽车产能曾严重过剩。在金融危机冲击下,美国汽车市场大幅下滑,工厂关闭,工人失业,美国汽车三大两家破产重组。付出了如此大的代价,美国汽车产能过剩的问题才得到有效调整。

一个良性发展的汽车产业,必须保证每个环节都有合理的利润,否则产业链一定会断掉。而产能过剩必然带来恶性竞争,对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不但不利,而且会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地方**推动“造车运动”

从去年开始,在地方**的大力推动下,国内正在出现新一波疯狂的“造车运动”。

一些地方**为了拉来汽车项目,不惜免费提供土地,提供贷款,甚至给予各种各样的财税优惠。给地一给就是几平方公里,甚至十几平方公里。正道江淮合资汽车项目,八字还没一撇,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就预留了10至12平方公里土地,还承诺在税收方面提供*大优惠。

许多地方**盲目给汽车企业下指标、定任务,主导企业的发展规划。在地方**的推动下,“造车运动”越演越烈。

几年前,国内也出现过一波“造车运动”。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受连续两年国内汽车市场“井喷”行情的鼓舞,外行投资造车热情十分高涨。冰箱、洗衣机、空调、手机、电池,乃至化工、烟草、酿酒等行业纷纷杀奔汽车业,人们称之为“造车运动”。可是好景不长,受到国内车市深度调整和国家采取宏观调控政策影响,“造车运动”很快灰飞烟灭。

国家有关部门发出汽车产能过剩的预警,并将采取措施坚决抑制,十分及时和必要。只有通过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才能避免汽车产能严重过剩的风险,才能保障中国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真正从汽车大国转变为汽车强国。

  

咨询项目,请扫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码
在线咨询
领取资料
微信扫一扫、长按二维码、点击“在线咨询”,发送项目名或品牌名,立即咨询加盟项目。

©2004 3158招商加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