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学习外国“藏油于民”解燃“油”之急

2011-08-04来源 : 互联网

等待加油的车辆排成长龙,不少民营加油站无柴油可售……目前我国多座城市正在遭遇一场****的“柴油荒”。中国商业联合会石油流通委员会的调查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南部已有2000多家民营加油站因缺油而停业。在浙江、江苏、广东等地,不少加油站实行限量加油。主要原因为柴油减产以及突击减排造成的需求上升。

从此次发生超大规模的柴油短缺现象来看,一方面是由于国内炼油企业检修,以及**油价高位震荡,造成地方炼油厂出现减产甚至停产;与此同时,受节能降耗政策的影响,不少省份出现拉闸限电,一些企业纷纷购置柴油来发电,从而导致柴油需求急增。此外,也不排除石油*头,利用“柴油荒”来逼宫,实现再次涨价的目的。

虽然我国每次“油荒”,过一段时间就会缓解或消失,但给公众生活以及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是*大的。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带来的需求攀升,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的日益增长,今后出现“油荒”现象,极有可能更加频繁,甚至有可能出现长期的“油荒”。鉴于此,我们不妨换个视角和思维,来解决燃“油”之急。

具体点讲,国家应从宏观制度层面,架构石油储备体系,来应对“油荒”频繁出现。早在2003年我国就开始筹建石油储备基地,但七年多过去了,我国的石油储备,与美国、日本等国家完善的石油储备机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因此,我国抓紧构建完善的石油储备机制,刻不容缓,这不仅能有效应对“油荒”,也能提高我国能源储备能力。

从世界发展经验来看,“藏油于民”已成为石油储备主要风向标。欧美、日韩等国家,都有商业石油公司、民间组织机构的参与,并占据着很大的份额。据悉,德国施行“联盟储备”机制,官**盟储备量、**储备、民间储备比率为57∶17∶26;虽然日本缺石油,产量仅是该国石油需求量的0.2%,但他们实行全民储油,自身的石油储备可用169天,居****,其中,民间储备为77天,占据国家总储量的46.4%。

从我国民营油企的自身实力来讲,也具备了“藏油于民”天然条件。资料显示,截至目前,中国民营石油企业有8万余家,拥有100万员工,近4万座加油站,3000万吨仓储能力,2500万吨码头吞吐量。

现在问题是,我们必须把“藏油于民”,用法律固化下来。美、日、德、法都有相关石油储备法规,都明确规定了民营企业的储备目标和规模。我们不妨参照国外的做法,把“民企参与石油储备”,写进《国家石油储备法》中,给民企以合法“名分”。有了合法身份,才能打破现行的石油垄断体制,激发民企储油积极性。

当然,我们在架构石油储备体系的同时,更要寻找新的发展模式。比如新能源汽车等,从而不受石油资源的制约与限制。

吴睿鸫

联系电话:023-62873158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68号3幢22-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20016 渝ICP备11000776号-1 北京动力在线为本站提供CDN加速服务

Copyright©2004-2021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叁壹伍捌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