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重庆***披露重啤股权转让内情:嘉士伯**重注落渝第2页:嘉士伯的**第3页:从60亿到2.6亿:嘉士伯收购重啤山城商标被疑估值过低第4页:商标评估:从60亿到2.6亿
为什么是嘉士伯?
就山城商标估值问题,7月7日,重庆市***回复称:山城商标价值为2.6亿元,应该是合理的评估。
这是继重啤4月13日公布国有股权转让征集方案以来,作为重啤母公司重啤集团的国资监管方,重庆市****次出面回答媒体疑问。
书面回函表明,嘉士伯和重啤重组成功并拿到山城商标后,将通过整合把重啤建设成规模上500万吨,进入“**集团军”。
三次商标评估
回函称,按照***有关上市公司的规定,“山城”商标应该统一划归重啤作为上市资产,但由于种种客观原因,长期以来“山城”商标所有权一直为重啤集团所有,由重啤支付租金租用“山城”商标,使得“山城”商标权成为一个历史遗留问题。
重啤和重啤集团同时生产“山城”牌啤酒,但重啤生产比例较大。因此,***早就提出整改要求:一旦重啤无法使用山城啤酒注册商标,将对公司经营带来重大影响。重啤存在对重啤集团的商标依赖性风险。
重庆市***称,重啤股份聘请**合法的中介评估机构前后于2006年、2007年、2009年做过商标评估,都在2亿元左右。这次转让经北京天健兴业资产评估有限公司评估,价格为2.6亿元,应该是合理的评估。而中经网络传媒公司的评估宣称,“山城牌”啤酒的品牌价值已达60亿元,只是虚拟估计。
根据商标贡献分割财务报告,确定重啤集团对“山城牌”啤酒系列注册商标的评估价值贡献分摊比例为38%;重啤股份贡献分摊比例为62%,由受让方支付重啤集团9880万元。
重啤董秘邓炜称,由于重啤曾有过资产重组预期并停牌一段时间,所以对前两次商标评估均没有公告,但评估结果属实。
这次评估采取了收益法,取价依据有委托方提供的山城啤酒历史销售量、销售单价、销售成本统计表;重啤集团和重啤以前年度经审计后审计报告、会计报表,重啤集团分、子公司产能产量表,以及国家***公布的相关统计数据等。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第1页:重庆***披露重啤股权转让内情:嘉士伯**重注落渝第2页:嘉士伯的**第3页:从60亿到2.6亿:嘉士伯收购重啤山城商标被疑估值过低第4页:商标评估:从60亿到2.6亿嘉士伯的**
除了回复商标问题,重庆市***还*次公开表明了选择嘉士伯的原因。
回函表示,这次转让重啤集团所持重啤12.25%股权,最后综合平衡考虑确定为嘉士伯。
嘉士伯出价最高。嘉士伯以每股40.22元的价格,受让重啤集团持有的12.25%重啤,收购金额达23.8亿元。远高于重啤征集方案时的加权均价25.33元,溢价58.89%,是参与投标企业中出价最高的。
嘉士伯对重啤未来的发展做出的**最优。作为转让条件之一,嘉士伯**将三大中心落户重庆。一是嘉士伯中国区管理总部搬迁至重庆。把重庆作为嘉士伯中国市场的发展核心,“立足重庆,壮大西部,沿江发展,面向全国”。二是将嘉士伯亚洲的技术科研中心设在重庆。嘉士伯将加大投入,以现有的重啤技术中心为基础进行整合,发展一流的世界先进技术科研中心。三是将嘉士伯的高端国际品牌啤酒安排在重庆生产,计划2011年开始生产,将重庆打造成为嘉士伯中国区的生产和物流中心。
更重要的是,继续保留“山城”啤酒品牌。嘉士伯愿和重庆市***一起将重啤建设成为规模为500多万吨的一流啤酒企业。
嘉士伯还**,重组后,将确保重啤各子公司员工队伍和公司管理团队的稳定,重组后除了股权变动以外,企业体制不变,企业党政隶属关系不变,工人劳动关系不变。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