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有现代耕作技术、管理理念,一方有松嫩平原一望无际的万亩连片土地。优势互补,直接促成了远在西北的甘肃农垦集团与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县的跨省“姻缘”。
11月 14日,双方正式签订合同,共同启动了位于前郭县王府站镇的2.25万亩现代化农业**区项目。
前郭县位于吉林省西部增产百亿斤商品粮工程区域内,是有名的产粮大县,国家商品粮基地。但由于西部的干旱和传统耕作方式,农业生产能力一直未能得到有效释放。
“这次合作,甘肃农垦的技术牵手松嫩平原的资源,百姓增收,企业增效益,县里增实力,国家粮食增产,真可说是个多赢的局面。”甘肃农垦集团项目代表**武说。
企业很看好――
连片土地适用现代技术,增产增效建滴灌**园
甘肃农垦集团下属的甘肃瑞盛・亚美特高科技农业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滴灌系统产品的大厂家,正好落户于前郭县。这次当仁不让成为甘肃农垦方面的合作代表。**武也算了笔账:“我们一垧地给农民7500元,价格比当地的高不少。但我们可以通过滴灌等先进技术与管理,改善品质,增产增效。”
**武告诉记者,在前郭,农民一垧地平均收1.5万―1.6万斤玉米,他们的目标是通过滴灌等技术达到一垧地增收近1万斤,*少每垧也能增产5000斤。
“事实上,这2.25万亩,由20多个农场工人进行田间管理就足够了。”甘肃农垦集团总经理何宗仁说。
位于前郭的滴灌管厂,产品辐射黑吉辽内蒙古几省区,每年有1.8亿延长米的生产能力,全部采用以色列技术,在国内也算是前几位的大厂了。此次,甘肃农垦准备依托于此,把2.25万亩全部做成玉米膜下滴灌的**园区。
“这也是我们农垦集团**次如此大范围集中连片的**膜下滴灌。”**武说,松嫩平原上一眼望不到头的地,让人心旷神怡,这是得天*厚的资源,特别适合走机械化现代农业的道路,未来值得**。
农民挺高兴――
有出路,心气顺,收入有**
合作事涉土地流转,如何让农民满意,得到实惠,而且兼顾各方利益?记者深入农户和企业等进行了调查。
46岁的张志军是前郭县王府站镇王府站村的农民。他盘算了一下“小账本”后,对合作的事挺高兴:“我有1.8垧地,如果现在往外租,1垧可租5000来元,而甘肃农垦给的是7500元,而且粮食直补等各项优惠还发给我们农民个人。”
镇党委书记张文林说,项目区共有1374户农户,土地租金这一块一年可为农民增收400万元。
“有了玉米扒皮机,过去半个月的活两天多就干利索了。”张志军说,“可每年农忙就那么几天,这些机器和人一样其它时间也是干闲着。这下好了,还节约资源了呢。”
不种地做什么呢?县委副书记宝音太介绍,**给农民铺了两条道:一是**组织农民出去打工,一年咋也挣个一万来块*;二是**已经引进了一个30万套汽车坐垫手工编织项目,妇女忙活**可以挣30块*。这样算下来,连上租地,农民一年可以有三份收入。
张文林说,其实,“秸秆”还可以为农民增加第四份收入。以前,广州的一家大企业曾想来,但由于农户分散,秸秆原材料没**,就没来。现在实行农业集约经营,秸秆发电原料有**了。
“经济上是好,但感情上多少有点舍不得,我17岁开始种地,每天5点多就到地里了,不干活不习惯。”站在自家的小院里,张志军算过经济账后,高兴之余又有些惆怅。
王府站村村支书耿威说,这点**也想到了,以后农民有还想种地的,由村里协调、帮助到项目区外租地来种。
**有良谋――
增产增效,为粮食增产做贡献
“项目区解放出的劳动力,**都有统一安排了。”县委书记赵彪说,但这是一时之策,非长远之计。发展现代农业,要在“三化统筹”上下功夫。不能单兵突进。
吉林省委、省**明确提出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统筹”战略。目前,前郭县已分别拿出郭尔罗斯工业集中区大项目建设**区、王府站镇现代农业产业**园区、长山镇特色小城镇建设**区,来进行“三化统筹”试点,谋划全县经济全面发展,而此次的项目就是发展现代农业的起手棋。
赵彪说,与甘肃农垦合作,既是借东风,又是练内功。此次合作,前郭县意图相当明确――引进甘肃农垦先进技术,将松嫩平原上大地块的土地资源生产力释放出来,有效推进粮食增产。目前,甘肃农垦的技术人员与当地的技术人员正在加紧研究制定符合前郭县情的农业现代化方案。
“现代农业,家家户户做,组织起来相当麻烦。通过大规模专业化集约化来做,利用科技手段,同样的面积可增加1/3粮食产量,此次合作对于我国降雨在400毫米/年以下的地方,如东北、内蒙古、宁夏等地的粮食主产区有借鉴意义。”何宗仁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