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天一 遥控发令“金手指”(身边的感动)

2011-08-05来源 : 互联网

从他和同事指尖发出的指令,**着“嫦娥”奔月的星际旅程。嫦娥二号卫星的每一次姿态调整、每一次变轨,星上科学仪器的每一次开机与状态设置,都是通过他们的遥控指令来完成的。他叫于天一,今年30岁,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软件室遥控组组长。

遥控发令,**“嫦娥”

“每一次轨道控制,都像是一次战斗”

“在‘嫦娥二号’任务中,我的岗位名称叫做‘遥控发令’。简单来说,嫦娥二号卫星在茫茫太空中做的每一次姿态调整、每一次变轨以及星上科学仪器的每一次开机与状态设置都是通过接收我们这个岗位发送的控制指令来完成的。”于天一说。

万事开头难。奔月途中**次中途修正是于天一和同事们对嫦娥二号卫星进行的**次轨道控制。当时,卫星发动机等一些关键部件还没有开启验证过。“可以说,**次中途修正既是一次关键的轨道修正,**嫦娥二号卫星能够在广阔的宇宙空间中与月球邂逅,同时也是了解发动机性能的重要机会。”于天一说。由于**次中途修正十分**,原定的后两次中途修正都取消了。

10月6日上午的嫦娥二号卫星**次近月制动,毫无疑问是整个嫦娥二号飞控任务中*关键的轨道控制之一。

“如果控制成功,‘嫦娥二号’将成为我国第二颗月球卫星。反之,嫦娥二号卫星就有可能飞向宇宙深处,再也回不来了。”于天一解释。

为了****次近月制动的成功,于天一和同事们做了精心准备,并且提前7小时就进入了紧张有序的准备程序。他们发送的指令准确无误,卫星发动机准时开,准时关。随着一系列**控制,嫦娥二号卫星在太空中完成了一次堪称**的“刹车”。

“嫦娥二号卫星的每一次轨道控制,对我们来说都像是一次战斗,需要我们凝神聚力,不能有丝毫马虎。几次轨道控制完成后,我们似乎都没有特别的兴奋,有的只是长舒一口气,然后投入后续的战斗。”于天一说。

严慎细实,万无一失

“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情”

“遥控发令这个岗位,需要沉着冷静,能够处变不惊,而且对每一项工作都要严、慎、细、实,**万无一失。”于天一说。

通过遥控指令控制嫦娥二号卫星,指令只需几秒钟就能到达。因此,一旦发送就没有更改的机会,必须**一次成功。

于天一说,发送指令前要经过很多步骤的检查,以**操作**正确,还要掌握时间上的准确性,错过了时间点,原先那套指令就可能作废,要从头设计。“简单地说就是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情。”

这对控制人员是很大考验。指令发送错误将导致当时的控制无法实施,而在关键点上不容许有任何失败,“比如**次近月制动,一旦错过就很难补救。”于天一说。

为了保证指令发送的准确性,于天一和他的同事要熟练把握卫星的整个技术状态,每一个操作过程中都要想好下一步。除了发送指令,于天一还要监控指令发送和执行后卫星的状态,无论指令发送成功还是失败,“对各种可能的异常情况都要有准备,能够**整个控制过程都在掌控之中。”

“神七”实现中国人首次太空漫步,航天员翟志刚在太空挥动五星红旗的指令就是由于天一发送的。他回忆说,*初是按既定程序向飞船注入指令,**相机转动视角。但由于失重环境的影响,翟志刚推了几次舱门都没能打开,这就是一种异常情况。此时仍要通过遥控指令的发送,**在航天员出舱时成功转换相机视角,要成功控制舱内摄像机转移到舱外摄像机。当时飞船正在高速运行,但于天一根据情况变化,及时准确地计算出发送指令,保证摄像机运作、并不间断地将数据输送到直播画面和测控中心,“如果当时指令发送错了,就要再发很多其他指令才能达到这个效果,会浪费时间和时机。”

咨询项目,请扫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码
在线咨询
领取资料
微信扫一扫、长按二维码、点击“在线咨询”,发送项目名或品牌名,立即咨询加盟项目。

©2004 3158招商加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