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网站中公布的***个人照
昨天,有网友在微博上爆料称,在本月17日,辽宁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网站上发布了一则消息,出生于1979年的***就任该校副校长,同时公布了***的履历。此消息一出,不少网友觉得挺惊讶,也提出了一些质疑。
比起17岁就获封骠骑将军,让匈奴人闻名就肝胆欲裂的汉朝大将霍去病,比起16岁在雁门关外计退突厥可汗十万大军的唐王李世民,比起30岁当上师长的叶挺将军来说,31岁当上大学副校长,这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只能说,***的人生开局不错,男儿三十而立,他立住了而已。
可网友们为何还对这位清华博士的经历抱住不放,非要疑其为**的双生子呢?说到底,这都是信息不公开惹的祸。因为按照正常的经验,一个博士不会在27岁就获封比教授还难评选的***高工。此外,快速的升迁和从未参与过教学工作就当校长,也让不少网友质疑。
从***的简历来看,他可能学历是真的,但是经历是假的。出现这种情况,可能一:就如网友们猜测的那样,***背后有大树,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官二代或者富二代,所以依靠家庭的余荫借以升官发财;其二,不排除排除***本人能力超群、才华**,是一个可造之材。但是要不拘一格提拔他,却面临着各种行政上的条条框框,不得已有人出面对其经历造假。
可不管情况属于哪一种,都需要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出面澄清。公众需要一个明晰、澄明的真相。如果真是浑水摸鱼的官二代,就要处罚相关责任人,还公众一个公平正义的真相;如果是年轻官员提拔遭遇了沉冗的制度壁垒,迫使当事人或者**习惯性造假,那就要反思制度之殇,尽快整合各方意见、不拘一格提拔、任用人才,使年轻人能够尽早地在岗位上发挥作用。
其实,既往层出不穷的官二代越级提拔事件,也加重了公众对年轻官员的重重疑虑。前不久,山东新泰5个80后干部集体获提拔为“副局级”干部,执掌新泰审计局、***、国资办等重要部门。随后,通过网友的调查发现,他们均是具有响当当家庭背景的“官二代”。
这种事经历多了,那些本身能力**的人可能就会受到株连。所以,现在没听到一个年轻干部获得大幅度的提拔,人们都会产生习惯性反弹,“此人是官二代”,一定要人肉他爸、他姥爷、甚至他大舅、他二舅……这样下去,只会伤害公众对公平正义的信任度。
对年轻官员经历的质疑,说到底,还是对公平正义的焦虑与不信任。也许这样做的确**污蔑某些青年才俊,但应该看到,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并不在于网友的非理性,而实质的**还是在于公权力自身的无所监督。其实人们并不关心他是否是官二代,而在乎干部选拔是否符合程序正义,是否公开透明。
我们应该看到,在每一次质疑背后,都裹挟着公众对公平正义社会环境的期望。组织部门要勇于承认问题面对问题,制定公开、公正的干部选拔制度――在做到人尽其的同时,树立良好的威信,这才是打消公众质疑最好的“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