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杭高铁是如何建成的

2011-08-05来源 : 互联网

今天上午9时,随着两列国产“和谐号”CRH380A***高速动车组从上海虹桥站、杭州站同时疾驶而出,沪杭高速铁路通车运营。运营时速350公里,从上海虹桥至杭州*快只需45分钟,比目前沪杭既有线*快的列车缩短33分钟。

1876年,英商怡和洋行未经中国**批准,在上海修建了中国土地上的**条铁路――吴淞铁路,此路全长14.5公里,后被清**重金收回拆除。

1978年,***考察日本新干线,在时速200公里的列车上感慨地说:“像风一样快,我们现在很需要跑!”当时,中国客车平均时速为47公里。

2008年8月1日,我国**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世界**水平的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通车运营。列车*高运行时速350公里。而180公里,就达到了强台风的时速。从此,高铁**的“中国速度”震撼全世界。在30年以来,全世界走在这一技术**的国家只有法国、日本和德国。大风起兮云飞扬,小平同志可以欣慰了。

百年铁路,百年沧桑,百年血泪,百年奋斗,记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程,记载着中国建设者发愤图强、含泪拼搏、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功勋!

如今,就在距离中国**条铁路遗址40公里的地方,一条铁路使世界的目光再次关注这里,使中国从中央到地方都以极大的期待聚焦这里,它就是正在建设中的沪杭高速铁路客运专线。

以中国*强大的经济发动机之一著称的长三角,正围绕它和沪宁高铁像沸水般激荡,沿线城乡涌动着大规划、大开发、大建设的热潮。这一切源于国家一项重大决策:要以上海为龙头,以沪宁、沪杭为两翼,把长三角建成世界级的城市群。这两条高铁,就像两条巨龙般的动脉,为长三角的新腾飞,增添巨大的动力,从而拉动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

正是着眼这一大局,铁道部提出:一定要把沪杭高铁建成世界**水平的高速客运专线铁路。上海铁路局提出:要打破常规,以*好的队伍、*优的施工建成沪杭客专,直接服务世博会,展示中国高铁技术水平,塑造世界高铁品牌,引领全国客运专线建设。要在18个月内,以当今世界*快的速度,建成沪杭客专!

从此,沪杭客运专线摆战场,中国高铁建设的各路精兵强将群雄逐鹿,拼速度、比质量,争先机、展实力,激烈鏖战。其中,中国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第八工程局的大旗,在第二标段一区的上空高高飘扬。

摆在他们面前的,是前所未见的“硬骨头”:他们要在世界级工程难题的软土质上建成 13.67公里长的高铁工程,其中有松江特大桥墩376座,钻孔灌注桩3603根,简支箱梁313孔;连续梁12联,钢构4联,其中100米跨连续梁2联。这里有高达34米的桥墩,有*长为120米的超长桩,有全线*大直径灌注桩2.2米;它囊括了路基、特大现浇连续梁、跨既有线、拆迁、三电改迁等除了隧道以外铁路建设中所有的难题。业主确定工期为2009年4月3日进场,2010年10月1日建成通车。

沧海横流,方显铁军本色。这个兵改工的中建八局脱颖而出,弘扬“铁军精神”,高标准起步,高速度推进,高质量建设,高技术支撑,高水平管理,永争**,永不言败,敢于拼命,死死咬住工期、质量,在全路*艰难的路段,不松口,不懈怠,啃下这个“硬骨头”, 在铁道部组织的信用评价中,中建八局在74家局级企业中居14位,他们与沪杭客专的4万名建设者一起,**了高铁建设的“中国新速度”!

这一中国高铁建设新速度,彰显了中建八局人“敢打必胜,永不言败”的铁军精神;

这一中国高铁建设新速度,演绎着中建八局人报效祖国、忠诚奉献的信念追求;

这一中国高铁建设新速度,展示了中建八局人奋力创新、勇创世界**的不懈努力!

高标准起步 迎战天下**难

2009年4月3号,当项目经理徐荣福带领他全部人马―8个人来到工地的时候,他们面对的是一片没膝的荒草,而图纸还只表现在电脑上,要干的工程,大部分人连见都没有见到过。大敌当前,这个认准一条道就走到黑的西北汉子横下一条心,少活10年也要拿下二标段!在八局领导的支持下,他大胆启用年轻干部和大学毕业生,带领大家拔剑而起,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仅用18天,完成项目部的设施建设,鲜红的国旗高高升起,中建大旗腊腊作响,见证他们前进一步生、后退一步死的必胜决心。

首先考验他们的是“天下**难”――征迁。该地段涉及松江区4个主要街镇,229户居民,24家企业,多条公路、河流、铁路、1098条电力、通信线路和地下天然气管、自来水管、雨水管、污水管,以及设计未标注的管线,征迁工作举步维艰。

虽然征迁不是他们的职责,但为了大局,项目部领导提出“不等、不拖、不推、不靠”,积极主动和地方**对接、协调,紧紧抓住征地拆迁不放松。在现场附着物核量、大临设施用地洽谈、协调征地红线内交地等方面突出“快”字,在梁场租地、连续梁桩位拆迁等关键节点交地时间为重点,突出“准”字,在与群众打交道中,突出“情”字,在与有关部门打交道中突出“理”字。思路清晰,用人得当,很快突破了僵局。

负责征拆工作的项目副经理宋洪生几乎走遍了沿线周围所有的城镇村落,嘴皮磨破了,脚下起了血泡,甚至为拆迁户家的病人陪床,而在外地的妻子生小孩都没来得及回家看一眼。在拆迁办的努力下,项目部进场15天拿到了梁场部分建设用地;30天完成了18米沿线内所有住宅和厂房的数据统计和沿线1098处架空、地埋电力、通信电缆的调查资料;40天拿到沿线7公里红线和施工便道用地。短短180天,宋洪生负责的征迁任务全部完成。这几乎是个奇迹。

修铁路必须先建制梁场。拆迁建场成了他们的第二关。他们身处松江城区,这是上海的老城区,征地建场的难度极大。制梁场场长赵亮千方百计找到市郊沼泽区废弃垃圾场,提出在这里建场。当徐荣福等现场勘察时,人站一会都陷了下去,地下涌水翻浆现象时时发生。这样的地质能承载900吨重的巨型箱梁吗?经专家和技术人员论证后,徐荣福拍板:为了减少拆迁,为了节地减排,就在这里!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仅仅3个月,这片不毛之地就耸立起一个全新的现代梁场并产出**片优质箱梁。

拌合站、钢筋加工厂也在短期内实现投产。八局系统的三个拌和站在站长吕世军的带领下团结一心,拼搏奉献,园满完成生产运输任务。

高速度推进 上演“生死时速”

正当初战告捷,风云突变。业主着眼世博大局,决定将原定42个月的工期,改为18个月,这又是高铁建设的“中国新速度”!这意味着中建八局必须在半年多的时间里重新规划施工方案,完成376个墩台、258孔箱梁架设、16处现浇连续梁、145户居民动迁、1515处三电改迁的施工任务,这是几乎不可能完成啊!加上工程初期由于线路变更及天然气管道防护等原因造成开工滞后,形势更为严峻。责任重如泰山,事关全线大局,难度大于泰山,事关项目成败生死。

泰山崩于前而不变色。中建八局副总经理连宝玉常驻项目,兼任总指挥;八局副总经理、中建土木公司董事长裴正强,总经理张新生,副总经理徐荣福等主要领导亲临一线,靠前指挥。党委书记吴胜祥,每天夜里到各施工点巡视,了解员工思想动态,掌握员工人数,确保前线用工。班子紧急统一认识,提出:“保卫质量,捍卫安全,千方百计,确保工期!”项目现场指挥徐荣福在动员大会上坚定地说“如果没有困难、没有压力还要我们干什么!”张新生和徐荣福干脆住在了施工现场,像两颗定海神针牢牢钉在现场,也定住了项目部所有人员的心。于是一场“生死时速”在沪杭客运专线上上演,轰轰烈烈的大干高潮掀起了。

施工人员24小时轮班作业,施工节点时间按小时控制。下着大雨,穿着雨衣抢工;40摄氏度高温下,挥汗如雨抢工。他们的口号是:地球转,我们干!几个架子队长,都30来岁,每天睡4个小时,累急了就打电话找领导发泄。徐荣福说:我真想为他们哭,真舍不得这样用他们啊!而他自己何尝不是如此?每天睡几个小时,用两个闹钟都叫不醒他,只好安排专人来叫。

工程部靠4个人用一个月的时间把标段内16个连续梁的施工方案设计出来,技术交底、现场控制一步到位。他们经常是加班加点到凌晨一两点,四五点钟带着通红的眼圈又出现在工地。

全线抢工,物资紧张。物资部干脆直接蹲在供应商那里催货,见到货车眼睛直冒绿光,甚至直接押送工地,回来再办手续。工地24小时施工,他们也要24小时供货。

就连办公室也是24小时备战。往往一个电话:“办公室吗?两个小时后我们200人到沪,请安排吃住!”*多时3000多人同时施工,办公室干脆与周围小饭店、旅馆结成“战略联盟”,随时随地提供服务。

物资部的嘴――天天与供应商吵价格、供货时间;测量部的腿――他们每天扛着笨重的仪器奔走于施工现场,测量放线、复核检验、观测沉降,多少个点往返无穷。腿没跑断,腰跑细了。

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工序都有着同样的故事:拼搏奉献,钱在这里是被人遗忘的字眼。就连临时聘来的司机,也是如此,昼夜值班,随叫随到。看来,铁军精神是可以传染的。

中建八局以超前的思路、超强的手段、超凡的毅力、超常规的做法,实现了工程进度快速推进,质量工期总体可控、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建设团队日趋成熟,缴上了优秀的答卷。

高质量建设 百年工程“零容忍”

沪杭客专提出要建“百年工程”。开工初期,八局指挥部就提出,要以“打造世界**沪杭客运专线”为目标,以打造“精品工程、品牌工程”为抓手,以“质量至上、崇尚**,打造世界高铁品牌”为追求,树立“视质量为建设生命、视精品为建设追求”的理念,提出了创建精品工程的具体目标,始终将工程质量抓在手上,放在心上,形成了人人抓质量、处处创精品的良好氛围。

他们按照质量安全零缺陷、零误差、零故障的要求来抓好每一个细节,对主要工序、主要项目实行签认、验收、留名终身负责制,使质量管理真正落实到每一个环节,真正落实到每一个责任主体,真正实现过程达标。以高质量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对质量问题实行“零容忍”。决不容忍任何质量问题存在于施工过程中,不管任何情况、任何工序、付出多大代价,只要出现质量隐患,发现一处整改一处

在施工之前工程部组织架子队进行技术培训和详细的技术交底,确保施工人员心中有数;施工过程中质量监管人员紧盯在施工现场,一但发现质量问题立即整改,在整改结束之前即使工期再紧也绝不允许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施工节点结束后再联合监理进行一次全面检查。通过这三次的层层把关确保施工质量。

项目部还实行岗位经济责任制,责任落实到分包单位和个人,加强考核。分包单位和个人经济利益与进度、质量、安全挂钩,贯彻实施多劳多得的分配制度,大大调动施工人员的积极性。

高科技支撑 施工技术世界**

中国高铁专家指出:“如果说中国高铁的‘线上’是走‘引进、消化、吸收’之路,那么线下工程则是由中国人自己**的一个完整的标准系统”。高铁土建施工,是中国具有世界世界**水平的高科技成果。

中建八局在沪杭客专施工中,大量采用了先进技术和成果,并结合工程实际进行了积极探索与尝试,取得了可喜的科技成果。

CRTSⅡ型无砟轨道板生产制造是高速铁路核心技术之一,制造工艺十分复杂。为此,他们注重抓好超前策划和预控,从方案编制、厂房修建、设备安装到轨道板的生产,均按照“工厂化、专业化、自动化和信息化”的标准严格执行。生产期间,通过不断地试验、总结,提高轨道板的质量和生产进度,提前18天圆满完成了合同内毛坯板生产任务,并额外承担了其他标段的生产任务,板场的产品质量和管理工作受到铁道部工管中心领导的好评。

跨洞泾港连续梁、跨A30高速公路分别为100m和80m跨的连续梁。他们在设计单位支持下优化施工方案,由悬臂浇注改为大梁段支架现浇施工,实现了墩身施工与梁部施工同步平行作业,既保证了质量,也缩短了工期。跨A5高速连续梁直径2.2m、深120m的钻孔灌注桩施工中,采用正、反循环联合成孔的方法,探索出了大孔径超深桩快速钻进的施工工艺,由初期的成桩需18天缩减为12天。

CRTSⅡ型无砟轨道施工关键技术,布板设计技术,水泥乳化沥青砂浆配方、砂浆车及砂浆搅拌和灌注工艺,悬臂式门架式起重机配套工装等等中国高铁建设的核心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都在二标一区工程得到了应用。

项目部专门成立了科技攻关小组,对一些施工方案进行优化,以缩短施工时间。在他们夜以继日地努力下“冬季施工技术保证措施”、“雨季施工保证措施”、“交叉施工保证工期措施”等一系列应对特殊情况的专项措施制定出来,为在特殊条件下施工提供了技术保障。

为了加快混凝土的凝固速度,技术攻关人员一次次调整混凝土配合比进行试验,*终使梁体提前三天满足张拉条件,为下一步施工挤出了宝贵的时间。针对上海冬季的的气候特点,技术人员专门制定出了冬季施工方案,通过加强对原材料的控制,混凝土拌和和运输过程的保温以及后期的养护等措施,很好地解决了冬季施工问题。

他们充分发挥各类专家在关键技术、工艺等方面的指导咨询作用。在开工前和施工过程中,对关键工序、特殊过程进行研究和优化。推广和应用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大大提高效率和质量水平。科技进步为工程建设发挥了强大的支撑作用。

高水平管理 “三大战役”决胜沪杭

中建八局是从战争走来的工程兵队伍,转工多年,依然坚持 “市场化经营,半军事化管理”的宗旨,传承发扬“敢打必胜,永不言败”的“铁军精神”,像军队一样,令行禁止,不讲条件,只要结果。上海铁路局副局长王峰称赞他们:冲击力强,敢打敢拼,从不言败,永不服输,从不懈怠!在该标段“三大战役”中,充分体现了他们这一“铁军精神”。。

他们认定:整个标段的重点和难点就是“北松公路连续梁”、“洞泾港连续梁”、“A5连续梁”。这三个连续梁像三座高地,影响整个战局。于是一场“三大战役”拉开了帷幕。

首先打响**炮的是北松公路连续梁该连续梁下方是车日流量上万的北松公路,右侧10米处是加油站,左侧12米处是3.5万千伏的高压电缆,前方是正在营业的大型家具城,地下有自来水等管网,可谓是处处险境、重重困难。

沪杭项目部专门成立了北松公路连续梁施工小组,张新生、徐荣福亲临现场坐镇指挥。天不作美,关键时刻连续降雨,对施工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公司领导与现场作业人员同吃同住,披着雨衣,24小时连轴转。3月7日开始预压,现场8台汽车吊和1台塔吊同时作业,仅用两天时间就完成了支架预压作业。艰苦奋战15个风雨日夜,终于在于3月21日完成了全梁的混凝土浇注,整整节省了一半的工期!但这仅仅是三大连续梁中难度*小的一座。

2010年春节在激战中来临,他们却迎来*艰难时刻――洞泾港连续梁、A5连续梁相继开工。此时劳务队伍人心浮动,形势严峻。项目部领导要求:*后的胜利往往在再坚持一下之中!人心不能散、干劲不能减!中建土木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公开宣布在施工一线和大家同吃同住,共同坚守,过一个战斗的春节,中建八局董事长黄克斯带队前来慰问,讲崇高责任,讲铁军精神,凝聚人心,鼓舞斗志,打响了“洞泾港连续梁”战役。

洞泾港连续梁斜跨新洞泾河,梁长达221.5米,两个主墩112米的钻孔灌注桩共有38根桩位于河道常水位下10米,河道淤泥达6米以上,周围民房密集。这样巨大的现浇连续梁和恶劣的地质条件在全国客专的连续梁施工中都极为罕见。初战不利,公司领导亲自带领着技术人员在雨中一次次勘察现场,多次开会研究论证,*终确定采用9米钢护筒方案,一次埋设完毕,并对钻孔平台进行混凝土硬化,保证了底层的稳定。*终于2009年12月30号完成*后一根钻孔桩的灌注工作,二次战役告捷!2010年4月8日,沪杭客运专线有限公司以正式文件形式对洞泾港连续梁顺利合拢进行通报表彰。

*大的考验到来了――A5连续梁施工。它主跨跨越A5高速公路及车新公路,跨长100米,是沪杭全线四大难点工程之一。他们决定采用技术先进的悬臂现浇法施工。项目部技术人员先后进行了三次挂篮设计方案优化,做好应急预案,*后采用重心低、承载力高、行走方便的车式挂篮施工方案,在施工过程中同时在0#托架上先完成1#块浇筑再拼装挂篮,边跨合拢段在边跨直线段支架上进行合拢,大大节约了工序转换时间。终于通过自主设计方案、自主施工管理,确保了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成为中建八局成功攻克高铁施工难题的标志性建筑。

12个月的艰苦磨砺,使项目部全体人员感觉犹如走过了风雨兼程的12年,他们面对压力越战越勇,面对教训虚心改进,面对困难决然亮剑。以顽强的毅力完成了业主交予的被认为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对初涉铁路领域的整个中建系统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正如代表八局参战的中建土木公司总经理张新生所说:“在经历了这场磨砺之后,无论以后再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我们都不放在眼里!”

短短18个月,他们宏扬了一种精神,即“铁军精神”;践行了两个口号:“捍卫质量、保卫安全”;实施了三个转变:由被动应付到主动出击转变,外控型到自控型转变,将就型向讲究型转变;弘扬了四种文化:责任文化、执行力文化、营造融入文化和荣辱文化;实现了四个目标: “抓源头、抓过程、抓细节、抓达标”,打造“三大亮点工程”:北松公路连续梁工程、洞泾港连续梁工程、A5连续梁工程。他们为“中国建筑”决战高铁市场竖起了一座丰碑,为建造世界**的中国高铁作出贡献,为中华民族风一样快地发展增添了力量!

联系电话:023-62873158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68号3幢22-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20016 渝ICP备11000776号-1 北京动力在线为本站提供CDN加速服务

Copyright©2004-2021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叁壹伍捌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