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物回望股市20年:数不清悲喜交替

2011-08-05来源 : 互联网

20年,弹指一挥间。

仅仅用了20年时间,年轻的中国股市悄然推动了一个国家经济体制的逐步变革,影响了数亿人的**观,更带来许多人命运的变化。有人说,中国股市既是草根的也是平民的。买卖股票,给中国股民带来了精神享受,成就了很多人一生的事业。当然,也有人*终沉沦在这从不平静的股海之中……

20年,俨然可以用“代”来概括。

透过这一段跌宕起伏的光阴眺望未来,一些发生在平凡人身上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或许能让我们从一个侧面抚摸到深藏在一段跨度长达20年的历史背后的真实,去感受它所承受的轻,或重。

1990年12月19日,位于上海外滩北侧黄浦路15号的浦江饭店孔雀厅里人头攒动,随着一声铜锣敲响,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站在现在的时间坐标上往回看,这声短暂而又意义非凡的锣声真实地改变了许多人一生的轨迹。

老赵,证券从业人员,接触股票这玩意儿也有将近20年的时间,从券商营业部里“坐柜台”起步,到上海证券交易所里的“红马甲”,再到如今营业部副总经理,他自评:人生没有大涨,至少也没有大跌。

老金,股龄18年。这么多年牛市、熊市起起伏伏,尽管没*到什么大*,但至少股市里的资产还是保持着正增长。他笑称,经验有很多,教训也不少。

故事就从这两个股市大潮里平凡又特殊的小人物讲起。

发烫的股票

“当时的客户往往丢给你一句‘随便’。不过,随便买、随便填也都能**。”――老赵

眼前的老赵其实并不老,40开外的年纪,在一家****的券商里干着营业部副总经理的活儿。“在证券界待了近20年,也算见了不少大风大浪”,老赵常常把“股市即人生”挂在嘴边,这种感慨不仅出自他亲眼见证的众多悲喜故事,更是自身经历的真实写照。

说起“进军”证券界,老赵**属于无心插柳。上世纪90年代初,他还在遥远的新疆从事与证券、股票八竿子打不着关系的检验检疫工作,用他的话来说,“这活儿也挺‘牛’,至少是穿制服的公务员呢!”

由于父母工作调动,大学毕业没多久的老赵来到了陌生的大上海。在熟人的介绍下,以算术见长的他被当时一家小券商――烟台证券录用了。“当时营业部里的职员基本都是半路出家,银行、信托里出来的就算是‘专业对口’了,还有不少是纺织女工、退伍军人转过来的。不过,我们要干的活儿也挺容易――坐在柜台里,帮客户填委托单。”

老赵回想起当初这段日子时,双眼总会闪出亮光。要是与现在“打价格战,比拼佣金”的激烈竞争一对照,上世纪90年代初券商的日子简直可以用“置身天堂”来形容――从上班到下班,客户总是络绎不绝地挤在柜台前排队,买卖股票要填的委托单甚至还标价出售,“行情好时2元一张,行情一般就1元一张。上海还算便宜的,外地要卖到5元。”

这种红*的“生意”全因“**太容易了”。1991年开始,由于可供交易的股票太少,形成了股价天天小涨、*后暴涨的局面。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相信,股票能令人一夜**。据老赵回忆,当时做股票的大户许多都是做生意*到**桶金的“大款”,“他们对股票基本一窍不通,不知道委托单该怎么填,也不知道要买什么股票,往往就丢给你一句话‘随便’。不过,那时候随便买什么都能**。”

尽管坐柜台填委托单不是什么“技术活”,但操作的快慢却直接影响到股民“真金白银”的收益。于是,这些坐柜台的员工也就成了“稀缺资源”。老赵说,“那时候天天有客户给我们塞好吃的冷饮,有时候还请客吃饭,为的就是能在**时间填单子买卖股票。”当时整个营业部里让他印象*深的客户是一个长得白白净净的中年男子,每天总是**个到营业部,做的**件事就是给填单子的员工买早点、泡茶水。经过旁敲侧击打听,原来这个男客户就是周立波经典段子中描述的“打桩模子”,起先靠捣鼓国债*了一大笔*,“这老兄小学五年级都没念完,但听说心算奇佳,可以算到小数点后面4位。”

1992年5月21日,上海股市全面放开股价,上证指数从前一天的623点冲到1334点,所有的股民都欢天喜地,股票资产一夜间翻倍。此后,上证指数在5月26日达到全年*高点1429点。在这一上涨过程中,豫园商城的股价*高上涨至每股10500元,成为了首只万元股,每个投资者都是“万元户”。

除了*得发烫的股票,当时证券市场上还有一样不得不提的东西――“认购证”,用它在一级市场申购新股。1992年度的股票认购证印制得十分精美,封面烫金,封底印着“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的字样,内有一式四联可复写的凭证。在说明栏里,写着这30元1份的股票认购证不是股票,而是可以买股票的凭证。下面还有一行注明,1992年度全年的股票发行就靠这本东西摇号,认购证发行所得的资金全部捐给上海福利事业。

直到现在,很多人还把这本小小的认购证称作“世纪性”的发财机遇。不过,30元一份的成本在当时却着实吓退了不少投资者。那时候,全上海的银行储蓄所全部都是代销点,不但银行的工作人员要在柜台零售,信贷员还要跑到自己管辖的工矿企业去推销。

“我1992年还在中学做老师,打算盘打了很久,内心也挣扎了很久,终于鼓起勇气准备买200张认购证。可我老婆就是死活也不答应,差点跟我吵到翻脸。*后,我只好拿出自己的‘私房*’,偷偷买了10张回来。”现已退休在家享受轻闲生活的老金算得上上海滩上的**代股民,他在股市里*到的**桶金就是出自这些“偷偷买来”的认购证。

这一年,认购证让很多人在一夜间致富,也给许多平静如水的生活投下了一块巨石。老金说,他老婆后来发现原来“买认购证能发财”,心里懊悔不已,“几乎有一整年时间,她每逮着一个人,就要叨念认购证的事。还好我总算是买了10张,否则不知道她要唠叨多久。”

在老金印象中,当年上海滩都在流传这样一条社会新闻,说是一位方姓老太太,帮儿媳到银行存6000块*,禁不住工作人员的宣传,一下子买了200张股票认购证。儿媳得知后大发雷霆,逼着老太太去银行退掉。由于认购结束,不能退还,老太太为了息事宁人,拿出自己的*给儿媳存了款。后来认购证*了,老太太也变成了“百万富婆”,儿媳在知道真相后,竟为争夺这200份股票认购证的归属权与老太太对簿公堂。

联系电话:023-62873158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68号3幢22-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20016 渝ICP备11000776号-1 北京动力在线为本站提供CDN加速服务

Copyright©2004-2021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叁壹伍捌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