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万能医学博士到洋红军――马海德的传奇人生

2011-08-05来源 : 互联网

“马海德和很多**友人都是中国人民的好朋友,为中国人民的解放和建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他们……”在纪念马海德大夫诞辰100周年之际,我想起了国家主席***在2005年4月17日为**知名老记者爱泼斯坦贺寿时,巧遇马海德儿子周幼马,握着他的手说的这句话。这再次表达了中国人民铭记着马海德等**友人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特殊贡献。

马海德是与斯诺、白求恩同时代的**人物。这位洋红军、**医学博士,以中国为家,为之奉献半个多世纪,我对他敬仰已久,*后一次拜访是在1981年初夏的**。

当时宋庆龄病重,我为了报道宋庆龄正在收集相关史料,而马老是她的多年挚友,故必定要访问他。5月中旬的**下午,我们来到后海湖畔一座宁静的庭院,造访这位老前辈。傍晚,马老刚从宋庆龄住处参加医疗抢救回来。宋庆龄的病危与日夜抢救的疲劳,使马老的脸色显得悲伤忧虑,但是当我们问起他与宋庆龄的革命友谊时,他立即激动起来:“她真是引导我走上革命道路的导师。”

他的谈话,把我们带到那难忘的战斗岁月。在交谈中,他还让我们看了一些珍贵的历史照片,那些画面真实地记录着延安时期与新中国成立后,他从事革命与医疗事业的活动。我们曾想将其编成画册,但谦虚的老人不同意。直到7年后,1988年马大夫不幸病故,征得他夫人苏菲的同意,我们杂志社才抓紧时间,协同他家人整理有关马大夫的历史照片,于1989年5月正式出版,这是中外第一本介绍马海德生平的画册,以缅怀他逝世一周年。笔者参加画册编务,对他**一生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敬仰。

神秘的诊所

马海德原名乔治・海德姆,祖籍黎巴嫩,出身于美国一个钢铁工人的清贫家庭。他靠勤工俭学,念到大学。1933年乔治在日内瓦医科大学毕业,获得医学博士学位。为了考察东方的热带病来到上海,不久开设一个私人诊所。在上海的日子里,他先后认识了进步朋友路易・艾黎、史沫特莱等,尤其第二年在庆祝十月革命节的小聚会上,乔治有幸认识了孙中山夫人宋庆龄。“从此,这位20世纪的伟人走入了我的生活,对我的一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马大夫回忆说。

宋庆龄很关心乔治的成长,让他参加了马克思主义学习小组,学习马克思的一些著作,使他开始懂得一些革命道理。宋庆龄还建议他做些社会调查,以了解大众生活。路易・艾黎指导他深入20家镀铬厂进行职业病的调查,写成论文,揭露了剥削的丑恶和童工的悲惨遭遇。这些都使乔治逐渐认识到仅靠医学不能根本改变劳苦大众的悲惨命运,要改变旧中国,需要支持社会革命。

当时根据宋庆龄的吩咐,乔治的诊所经常借作进步人士秘密接头和开会的地点。他常驾着自己的小汽车出门购买药品,其中不缺宋庆龄专嘱他去购买的急需药品和医疗器材,以秘密支援苏区。乔治还帮助宋庆龄掩护革命志士,开车去车站、码头接送受到敌人监视的同志。

其中*富**色彩的故事,发生在70多年前的上海黄浦江畔。1935年夏末的**,乔治受孙夫人的委托,护送两位神秘的中国朋友,登上去海参崴的苏联货船。

过了很长时间,才慢慢揭开此事的历史谜底。原来两位客人是陈云和陈潭秋。长征开始后,中共与共产**失去联络。为此中央特派政治局常委陈云同志,离开长征队伍,秘密赴上海,要转去莫斯科,出席共产**会议并汇报遵义会议和长征情况。但当时上海地下党已受破坏,一片白色恐怖。陈云只好设法求助于宋庆龄。而宋庆龄则把这重任委托给她可信赖的乔治医生。陈云平安到莫斯科向共产**汇报后,有人将长征材料加以整理,冠以《英勇西征》之题,署名“施平”于1936年春发表在共产**的刊物上。随后陈云又整理亲历长征的材料,署名“廉臣”写了《随军西行见闻录》,于1936年3月在巴黎中共办的《全民月刊》和《救国时报》上刊发。据说这是*早对外传播中国长征的文章。

联系电话:023-62873158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68号3幢22-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20016 渝ICP备11000776号-1 北京动力在线为本站提供CDN加速服务

Copyright©2004-2021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叁壹伍捌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