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掘优势 东部纺织业主打高端集聚牌

2011-08-05来源 : 互联网

【慧聪纺织网作为中国纺织工业发展的“大本营”,东部沿海地区日益面临劳动力成本上升、土地资源紧缺、水电供给不足、原燃料价格上涨、人民币升值等诸多挑战。

在纺织工业“十二五”规划即将公布和中国致力建设纺织强国的关键节点,东部沿海地区纺织工业如何“再启航”尤为引人关注。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许坤元在日前举行的中纺圆桌上海**上表示,面向“十二五”,东部沿海纺织产业必须打造新的优势,**加强高技术、高附加值、差别化产品开发,用高***改造传统产业。

在中国纺织经济研究中心*席分析师赵明霞看来,东部沿海纺织产业西移势在必行,*终目标是形成一个中东西部地区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其中东部地区要通过优化发展,引导资源向产业链**集聚。

“五省一市”仍踞轴心

东南沿海地区一直是中国纺织行业布局的**,从目前来看,东南沿海纺织产业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山东、广东、福建和上海五省一市,其产值合计占到全国纺织总产值的77%。

从产能规模上看,2010年浙江和江苏两省规模以上纺织企业的化学纤维产量占到全国的77%,浙江省规模以上企业印染布产量占到全国的58%,山东省规模以上企业纱产量占到全国的27%,浙江、山东、江苏三省规模以上企业布产量占全国的60%,浙江、广东和山东三省规模以上企业无纺布产量合计占到全行业的56%,而山东、江苏、浙江三省规模以上企业纺织机械行业产值占全行业的64%。

从消费需求来看,东南沿海五省一市的人口数不到全国总人口的30%,但其纺织服装零售额几乎占据了全国的半壁江山。

投稿/约稿电话:010-6229853

2011年中国**面料设计大赛直播

2011中国**纺织面料与辅料博览会

赵明霞表示,除了良好的产业基础,技术、资金和管理等方面的比较优势是中国东部沿海纺织产业集中的主要原因。

其中,产业集群是被提及*多的一项重要优势。在与纺织协会建立联系的全国170个产业集群中,80%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产业集群的优势在于能够形成合理的分工,这可以是产业链上下游的分工,也可以是同一个工种的分工,从而产生品牌效应和带动效应。”赵明霞表示,此外,完善的公共服务和专业的市场是纺织产业集群的另一大优势。

在赵明霞看来,尽管面临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依然是整个纺织产业的支柱,仍然处于鼎盛发展时期。

**纺织网总编辑汪前进同样认为,随着国内外环境加速变化,中国东部沿海纺织产业虽然遭遇发展后劲不足、经济效益下降、竞争力减弱等一系列“成长的烦恼”,但就目前而言,中国以东部沿海地区为主体的纺织产业格局并未发生明显变化。

“西进”难一蹴而就

中国纺织经济研究中心的调研数据显示,不断上升的土地和人工等成本已经成为制约东部沿海纺织产业健康发展的主要障碍。

从土地成本来看,目前全国土地资源开发的平均利用率在70%左右,其中建筑工地不到4%,但是广东、浙江的土地开发利用率已经超过90%,其中建筑用地比例超过10%,上海建筑用地的比重更是超过30%。

再如人工成本,从2007年到现在,中国纺织行业人均工资水平的年均涨幅都在20%以上,东部沿海地区的人力成本上升速度更快。据统计,2009年中国规模以上纺织工业人均工资为2.6万元,福建省达到3.2万元,上海达到3万元,而中西部省份的平均工资只有2万元左右,甚至更低。

在逐渐“消失”的比较优势面前,很多东部纺织企业将重生的希望寄托在产业梯度转移上,中西部地区无疑成为承接东部纺织产业转移的*选之地。据国土资源部的调查,2006年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价是134万元/亩,而中部地区非省会城市的平均土地价格只有10万元/亩。

**纺织网总编辑汪前进对此指出,“西进”是中国纺织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它不仅仅是把过剩的、落后的设备转移到中西部地区,而是一个产业升级的过程,其中同样存在*大的风险,企业不可盲目跟风。

以中部地区为例,在迎接产业转移的浪潮中,“承东启西、接南连北”的区位优势无疑是中部省份打出的一张王牌。

“但加工贸易业很大程度上属于临海经济,业内也有‘过了京广线就不经济’的说法。”汪前进表示,虽然中部六省优势差异明显,但并非所有地区都适宜于过多地承接加工贸易。

从具体省份来看,山西、湖南临海较远且偏离京广线,两省纺织加工贸易发展相对缓慢,承接能力比较有限;江西、湖北两省纺织基础较好,地理位置十分便捷,既“东张”又“西望”,加工贸易所占比重在整个中部地区排名前两位,但由于加工贸易所占比重已经较高,未来持续增长势头并不明显;而安徽、河南两省在承接长三角加工贸易转移方面值得关注,纺织加工贸易在其出口总值中所占的比重明显上升,其增长速度远高于全国和中部地区的平均水平。

投稿/约稿电话:010-6229853

2011年中国**面料设计大赛直播

2011中国**纺织面料与辅料博览会

对于东部纺织产业“西进”面临的现实挑战,汪前进认为,除了土地、劳动力以及产业配套之外,市场、资本和政策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尤其是,西部地区如果在产业配套上不能有所突破,由此增加的成本势必成为拖累产业转移步伐的绊脚石。”

新优势下的**集聚

既然“西进掘金”难以在短时间内见到成效,那么,东部纺织产业自身的升级步伐必须加快。

在许坤元看来,“十二五”期间,东部沿海纺织产业必须打造新的优势,高技术、高附加值、差别化产品开发将成为重要支点。

与此同时,东部沿海纺织产业还要解决好如下三个层次的问题:一是**中心城市形成以一批大型骨干企业为中心的基地,推进时尚创意产业和研发中心建设,成为中国纺织行业的龙头;二是在东部沿海和长三角地区打造一批具有**竞争力和先进特色的纺织能力,以产业园区为主要载体,发展一批专业特色鲜明、品牌形象突出、服务平台完善的现代纺织集群;三是综合考虑资源、环境容量、劳动力、市场空间等因素,使部分纺织加工能力逐渐向中西部地区和国外有序转移,带动中西部发展和扩大对外合作,进而避免东部沿海纺织产业的空洞化、空心化现象。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产业部副主任吴迪告诉笔者,资源和资金向**集聚将是东部沿海纺织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

他举例说,依托市场、人才、资金、技术、信息和**化优势,江苏、浙江、广东、山东和福建等省**发展高技术、高附加值、时尚化、差异化的现代化生产制造业,发展资本和知识密集型、科技含量高的化学纤维、产业用纺织品、纺织机械制造业;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等**化大都市和中心城市,**建设设计研发中心、时尚创意中心、品牌营销中心、物流贸易中心,发展行业性总部经济;而生产制造能力一般的其他东部地区实施区内外梯度转移。

汪前进也对东部纺织产业升级提出了自己的具体建议,其中包括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利用有限的资源提高产品附加价值;发展清洁生产,建设环境友好型纺织产业;采用高效自动化纺织机械,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降低生产成本;加强管理创新,完善产业链建设;鼓励优势企业做大做强,实施兼并重组和全球化战略等等。

考虑到中国是世界奢侈品消费大国,70%的国内纺织品服装**市场被国外品牌垄断,有业内专家建议,国内纺织服装企业一定要转变观念,调整思路,提高在整个纺织产业链中的主动地位,重视设计研发环节,提高核心竞争力,发展壮大自主品牌。

东部省份升级“论剑”

作为东部沿海纺织产业发展的“桥头堡”,江苏、山东等省纺织工业的升级之路已经悄然铺开。相比之下,江苏省更加注重技术和资金,而山东省志在“有所为有所不为”。

江苏省纺织工业协会会长谢明表示,通过一系列结构调整措施,2010年江苏省纺织产业内外销比例已经从原来的55∶45变为70∶30,行业经济效益高出全国平均水平5~6个百分点。“十二五”期间,江苏省纺织产业升级的重心依然是结构调整。

其中,产业结构调整瞄准技术和资金,在纺织、服装鞋帽、化纤和纺织机械四大板块中选择技术密度和资金密集度*高的产业加快发展;生产结构调整旨在打造效率和品牌新优势;组织结构调整主要是指企业开发能力和市场拓展能力建设;布局结构调整意在实现跨江发展,制造业从苏南向苏北转移,并给予政策支持和对口安排。

山东纺织工业协会会长夏志林则认为,作为传统的产棉大省,山东省纺织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大瓶颈是结构性矛盾。“虽然山东纺织产业拥有服装和家纺两条比较完善的产业链,但是以棉纺织初加工为主的产业结构依然没有得到改变。”

数据显示,目前山东棉纺织产业的总体规模达到3500万锭左右,其经济效益占据全省纺织产业的半壁江山,比重相对较高。

劳动力短缺也是山东纺织工业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隐忧。据统计,去年全省很多企业的平均工资上涨幅度达到18%左右,如魏桥集团先后五次增加工资,平均每个人加薪200~300元。此外,与珠三角、长三角相比,山东纺织行业专业化市场以及产业集群发展的规模、档次和水平还有待提升。

夏志林表示,“十二五”期间,山东纺织产业的发展定位是产业做精、品牌做靓、终端做大、网络做好、效益做优,产业转移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和低端产品。

投稿/约稿电话:010-6229853

2011年中国**面料设计大赛直播

2011中国**纺织面料与辅料博览会

其中,产业结构调整突出三大领域,即结合山东省的实际情况,巩固发展衣着类、优化扩大家纺类、开发产业用纺织品类;同时调整优化棉纺织,做大做强毛纺织,大力开发化纤新原料,大力提高印染能力。

在区域结构调整上,山东省纺织产业计划打造胶东半岛家纺生产基地、中西部地区产业优势带以及一些特色产业基地和产业集群;同时更加注重内需和科技创新,大力优化投资结构,淘汰落后产能。

浙江省海宁经编产业园是东部沿海特色产业集群的典型代表。展望“十二五”期间的转型思路,园区管委会主任沈顺年提及了两个关键词―――提升和拓展。其中,前者包括创新、服务、人才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升,后者涵盖市场空间、产业链、企业发展空间等领域。

投稿/约稿电话:010-6229853

2011年中国**面料设计大赛直播

2011中国**纺织面料与辅料博览会

2011年中国**面料设计大赛直播

2011中国**纺织面料与辅料博览会

投稿/约稿电话:010-6229853

2011年中国**面料设计大赛直播

2011中国**纺织面料与辅料博览会

联系电话:023-62873158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68号3幢22-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20016 渝ICP备11000776号-1 北京动力在线为本站提供CDN加速服务

Copyright©2004-2021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叁壹伍捌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