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论坛的发展趋向

2011-08-05来源 : 互联网

《网络传播》供稿

中国互联网发展伊始, 一南一北诞生了两家网络**。南边, 民间力量主导的、业余性质的天涯**; 北边,**力量主导的、专业性质的人民网强国**。两家**不同的身份背景、不同的运营方式、不同的参与对象以及不同的使命, 但由于贴着共同的身份标签, 它们在十多年后都成为互联网重量级的意见表达渠道和对话平台。

从技术角度看, **是网络诸多互动应用中技术研发与用户进入门槛较低的一类产品, 技术与本质上的特性决定了**的生存命运。十多年中,倒下和退出了一批知名或不知名的网络应用如Netscape 浏览器、网络主页,**的功能也从单一的上传帖文发展到多样化的功能社区, 网络的互动应用从*初的电子邮件、网络调查、网络**少数几个发展到今天的博客、播客、微博、留言板、SNS、即时通信等十多种, 但是, **的使用依然广泛,**的影响力非但没有减弱反而还越来越强大。根据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的统计,2009 年77 件重大公共突发事件中, 有23 件都是在网络**上率先被曝光的。从2003 年的“孙志刚案”开始, 一连串的热点话题如“黑龙江宝马案”、“重庆钉子户事件”、“山西‘黑砖窑’事件”、“华南虎照片案”、“罗彩霞冒名顶替案” 等, 都因网络**的参与、推动而出现了意想不到的结果。网络**也催生了一批网络红人,“宁财神”、“当年明月”、“十年砍柴”都是从**走出来*终在网络乃是现实社会“出人头地”的。

网络**价值何在

人的交流与表达一般有四种模式:没有交互性的自言自语即自传播, 一对一的口碑交流与传播, 多人讨论的具有多向交互性的群体传播和一人对多人的大众传播。分析互联网的各种互动应用会发现, 长盛不衰、影响力强大的互动产品一般都是集纳了多种交流模式。比如即时通信产品, 其*根本的特性是一对一的口碑式交流, 但它研发了qq 群, 衍生了群聊功能, 形成多人讨论, 又通过迷你网页、弹出新闻窗口的方式达到大众传播的效果, 还有qq 的签名档, 本质上是一种自言自语的自传播。网络**也是集多种传播形式于一身的互动产品。多人的共同讨论是**的基本状态, 实现了**的群体传播, 但是网络**也研发了站内短信,提供**好友站内一对一交流的通道。此外, **版主对热帖的推荐和置顶、制作的热帖排行, 可以看做是一种间接的大众传播模式。

成功的互动产品不仅在于交流模式的聚合, 还在于对web1.0 与web2.0核心价值的叠加。Web1.0 的核心是信息、新闻等内容产品, 用门户网站的模式解决了人们“一站式”消费的需求;web2.0 的核心是用户, 诸多互动工具提供了便利的通道, 形成了“去中心化的人与人互动”。微博则处于不偏不倚之中, 既有以内容为核心的聚合, 也有以用户为关注点的聚合。

从技术方面分析, 网络**的价值在于其产品的特殊性, 既能集中多种传播模式, 满足用户多类型交流的需求,又能聚合内容与用户, 实现内容与内容、内容与用户的能量转换。但是, 技术特性是网络**自诞生之日就附着的属性, 纵观网络**十多年的发展历程我们清晰地看到, 网络**价值的体现和影响力扩大是建立在内容、用户与交互程度不断变迁、扩容的基础上。

在内容上, 从新闻的集散地、观点的集散地到民声的集散地。从信息结构看, **呈现树状结构, 以公共事件为中心, 参与者以各种方式参与到话题讨论中。如果说早期的**以提供、发布各类新闻、信息, 关注天下大事、发表宏观高论为主形成新闻的集散地、观点集散地, 那么近些年**的议题越来越趋向民生, 越来越贴近网民身边的小事、琐事, 而成为民声的集散地。诸多在**热议并引发舆论监督的事件如“杭州飙车案”、“‘被落榜’高考女生”等都是发生在网民身边的“小事”。换言之, 网络**已成为网民陈述、申诉、表达社会不公的主渠道。根据新闻传播价值规律, 新闻的地域性、接近性越强, 新闻价值越凸显。当网络**成为社会公共领域、成为公民的“第二法庭”时, 其背负的社会责任和影响力也自然在扩大化。

在用户上, **参与者从草根到精英到党政高层领导。这一变化明显反映在人民网强国**每年推出的“十大嘉宾”名单上。2003 年的“十大嘉宾”中尚有民间保钓人士冯锦华, 但到了2007 年,“十大嘉宾”中有七人都是社会精英, 如袁隆平、厉以宁、朱清时等, 再到2008 年,“十大嘉宾”中的七人都是党政领导。此外强国**还组织了各种系列访谈, 有“党委新闻发言人系列访谈”、“大检察官系列访谈”、“全国公安厅局长系列访谈”等。党政高官频频亮相网络**, 既彰显出高层对网络**、网络民意的重视, 也无形中增强了网络**的魅力, 放大了网络**的社会价值。

在交互程度上, 从早期单向度的话语通道、表达渠道到多向度的话题讨论、舆情收集和问政平台。尽管互动性是网络**的*本质特性, 但网络**的中心化结构束缚了互动性的发挥, 也导致**交互程度相比Web2.0的其他应用要弱。**发展之初仅仅是网民表达意见的渠道, 表达的内容结果如何、影响力何在、社会有无反馈却不得而知。随着网民数量的增多、讨论话题的宽泛和高层对网络民意的高度重视, 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各个领域的热点、难点等敏感问题都出现在**议题中, 网络**成为了解民意、收集舆情的重要场所。

咨询项目,请扫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码
在线咨询
领取资料
微信扫一扫、长按二维码、点击“在线咨询”,发送项目名或品牌名,立即咨询加盟项目。

©2004 3158招商加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张靓颖跨时空线上演唱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