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预期分歧大,政策调控的不确定性存在,股市就将反映这种不确定性。
资金影响股市,目前资金很难再次出现类似6月份这样紧张的时候,所以,上证指数跌回6月底低点2319点的可能性很低。
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但我们经常看到股市与基本面出现的背离。2009年经济很差的时候,股市大涨;2010年经济很好的时候,股市却下跌。
这种现象由很多的因素造成,有一个因素我们要引起重视,有时甚至是关键性的因素,那就是信贷政策的变化,尤其是目前采用的逆周期监管。关注信贷政策的逆周期监管行为就是关注流动性的变化,信贷政策的逆周期行为可视为股市变化的先导因素,至少与股市是同步因素。因此关注这种逆周期的行为,对于判断股市的市场趋势显得尤其重要。
加息可能性低
为了更好把握这种行为,我们把信贷政策从监管的角度来区分,简单划分为央行和银监会两个层次,央行制定货币政策,调控工具包括银行存款准备金、利率水平、窗口指导等的确定,银监会的调控工具主要包括信贷额度的控制、窗口指导、拨备水平、存贷比以及资本充足率等指标的确定,房地产调控政策由央行和银监会以及其它部门等来共同实施。
*先从央行的层面来看,判断是否会出现货币政策的收紧。我们的结论是从物价来判断加息可能性较小,但是房地产出现调控的可能性在增加。判断的先行指标就是大家关注的焦点-价格的因素。价格主要包括消费者物价指数和房价。
从物价的角度来说,我们认为通胀压力是从紧的充分条件,但不是从紧的必要条件。判断的依据是,物价在8月份同比上涨3.5%,创出近期的新高,持续地高于利率水平,这个是大家预期紧张的重要理由。是否会加息,我们认为可能性较低。*先是对于未来物价水平的判断。按照我们的分析,物价是否因为基数效应,在3季度的高点是不是顶点,目前还没有清晰的判断。其次,明确的一点是,由于**产能过剩,工业和上游的价格倒逼下游消费价格的因素也较小,整个不同于2007年的情形。再次,从公布8月份的宏观数据以来,人民币升值的幅度较大,近期不断创出新高,如果人民币升值理解成从紧的工具,至少可以缓解部分内部从紧的压力。
从房价的角度来看,信贷政策调控与房价的博弈陷入了困境,不排除进一步**政策的可能性。房价上涨导致信贷政策调控,信贷调控理应出现价格下跌,实际的效果不明显,价格还是出现了上涨,从使用工具的角度来看,是信贷政策调控的力度还需要加强。从“金九”房地产市场看,验证了调控效果还不是很明显的逻辑。从新闻报道来看,各地房价确实出现了回升态势,问题是接踵而来是否会出现进一步宏观调控呢?目前本质的核心就是一个信贷政策的收紧,扩大**性住房的供给。我们认为未来如果有可能,比较容易操作还是信贷政策的进一步收紧,比如*次购房的利率等等,甚至利率的调整幅度。但是无论是什么调控,只有信贷调控难以改变趋势,改变的是节奏,监管层是不愿意看到市场选择自身刺破泡沫的方式解决,矛盾的是目前延缓节奏可能是*有效的方式,随后通过提高收入、以及租金水平来缓解这种高泡沫的方式。
对应到市场,至少制约市场的高度。从目前来看,政策的预期尽管有分歧,是否进一步调控还是维持现状,这种不确定性存在,股市就将反映这种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