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在全省引起波澜的供暖分析报告,究竟反映了哪些值得关注的**热点?昨日记者对话民心网报告撰写人王颖,得知“未按时供暖、”“供暖不达标”、“提前停供”和“收费不合理”四个方面问题在这份分析报告中均被提及。
记者:应该说,以上四个方面的问题,是供热用户投诉的焦点。现在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不能按时供暖的情况呢?
王颖:从诉求办理反馈结果来看,造成未按时供暖的原因,一是由于部分地区供热设备未按时调试完毕、供热设备出现故障或集中供热改造未能按时完成;二是由于部分新建楼盘入住率低,开发商考虑经济利益,未与热源挂网,造成已办理入住手续的业主不能享受正常供暖。
记者:反映供暖不达标的诉求*多。对于这一现象,是不是由于供暖企业追求效益而忽视供热质量造成的?
王颖:从民心网上民诉反馈情况看,造成百姓投诉供暖不达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一而论。但归纳起来,主要有这么几个因素:一是去年入冬连续低温,部分供暖企业没有做好充足准备,供暖设施在供暖期内频频出现故障,而原有热源无法满足需要,“小马拉大车”造成了供暖中断或供暖不达标;二是部分供热企业为了降低成本,采取分时段供热的方式,因司炉时间较短且出水温度不高,造成住户家中供暖不达标;三是地源热泵等供热方式设计存在缺陷、自来水供应不足、部分地区供热受电厂制约较大,也成为供暖不达标的重要原因之一;四是*年供暖由于开发单位、物业企业和供暖单位的推诿而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造成供暖不达标;五是个别地区**对供热企业的补贴迟迟不到位、供热用水价格未实行“商用”和“民用”分开,煤炭价格上涨,造成供热企业运行成本较高,负担较重;六是部分用户未经供热企业允许擅自改动供暖设施、安装循环泵、个别用户偷水影响供热循环,造成自己家中或周围邻居家中供暖不达标;七是部分地区供热管线老化、用户家把山把顶、采光不足、保温效果不好,造成热量散失或由于管线过细影响送热,造成部分住户家中供暖不达标。
记者:取暖费的收取不合理,具体在哪些方面有什么样的体现?
王颖:群众通过民心网反映的取暖费收取不合理的问题,主要分这样几种情况:由物业企业负责供暖的小区,不缴纳物业费便无**常缴纳采暖费;供暖单位收取明令禁止的开阀费、断管费、热能损失费、供暖设施损耗费、一户一阀改造费等费用以及超标准收取采暖费;在无明确收费依据的情况下,部分供暖企业向阁楼用热户收取阁楼入网费,向将暖气改为地热的用户收取改装费、加收采暖费或罚款;个别城市的一些供暖企业违反当地政策,向业主收取单位陈欠采暖费;个别供暖企业以用户盗气为由,向用户收取金额不等的罚款。
本组稿件由本报记者 赵桂华 通讯员 李占国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