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海南当地几家网站的社区出现了一篇名为《**出少年,临高80后任教育局副局长引争议》的帖子,使在海南省临高县公开选拔**干部中胜出、25岁即担任教育局副局长的许高逢迅速成为名人,引来网友围观、媒体报道。
这几年,在公开招考和干部任用的问题上,有两大问题*容易引起质疑。一个是年龄,一个是背景。而炙手可热的年龄问题又会与十分敏感的背景问题纠结在一起,形成质疑的热点。这几年此类热点还真不少,如:29岁的市长、“80后”厅官,还有早已不绝于耳的“官二代”之类的争议。
有意思的是,在此类争论中,民间和官方常常在年龄的问题上形成截然不同的判断。官方认为,干部年轻化符合有关规定,有利于事业发展,有利于干部成长,可谓“不年轻、无招考;不年轻、无任命”。而在民间,低龄化常常又是引发**围观的导*索:越是年轻,就越是容易让人怀疑“有背景、有来头、有黑幕”。
每一次招考和干部任用,都不乏合格的年轻干部应运而生,走上**舞台;而每一次干部低龄化现象又总会引起**的关切,可谓充满质疑的操作。笔者以为,这样的**交锋,实属正常,不仅是必不可少的,甚至还是十分有趣和有益的**操练。
年龄实在是个宝。尤其是中国未来的事业、未来的官场,更是亟待知识结构合理、工作经验丰富的年轻干部快速成长。实际上,民间并不是天然反对干部年轻化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民众在干部年轻化问题上的“**反弹”,有时候与其说是针对干部年轻化,不如说是针对干部选拔和任用缺乏公正进行的自然发泄。种种情形表明,某些“能人”利用规则在“考官、选官”时上下其手的现象仍然存在。一些地方的干部招考,总是十分巧合地被鼓捣成裙带关系的跑马场、“官二代”稳操胜券的秀场;一些年轻干部尽管在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平淡无奇,但是任用提拔平步青云的情节倒是离奇曲折;还有,当初有关招考规则、程序透明之类的说词言犹在耳,可到了具体的操作环节则又匆忙草率讳莫如深。
对于诸如此类的问题,固然需要干部监督制度之类的内在机制起作用,但**的质疑在当下不失为一个有效的监督渠道。**质疑有利于辨明真相,本身也是一次*好的公开。经不起**质疑的干部任用,本身也是站不住脚的;而经过公众质疑的洗礼,方能使招考程序和年轻干部本人都赢得**的支持。这次的临高事件,其实是一个**的佐证。虽然*后在任用时,让综合成绩考试排名第一的陈志担任临城镇副镇长,让位居第二的许高逢担任教育局副局长,仍然未必合理和合乎程序,但是经过**质疑、**过滤的环节,还是起到了让当事人“清者自清”的作用,也使临高干部招考赢得了公众的理解和谅解。
联系眼下中国干部招考和任用的实际,当年龄已成宝贝的时候,质疑更堪称宝中之宝了。**的参与、**的质疑,也可视为走好干部年轻化这条路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