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甘肃网-科技鑫报讯 昨日,本报报道了刚毕业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和现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本篇报道我们将聚焦已步入职场5年以上的大学生,深度剖析他们为何在工作中牢骚满腹、频繁跳槽的原因。
“兰州心灵空间心理咨询研究所”心理咨询师薛亮认为,打工多年的大学生就业难,反映了这些人对自己认识还不清楚,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过高估计了自己的能力,总认为没干出“名堂”是**和其他原因造成的,而不去认真从自身找原因。
两位已工作多年大学生的就业观
付出与收入不成正比
11月23日14时,记者和张兵坐在一家酒吧靠窗的座位上,穿透玻璃的冬日阳光让人感到很惬意。34岁的张兵有张娃娃脸,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小。“一晃打工已11年了,让我感到郁闷的是如今自己有比较丰富的社会经验和从业经验,但每挑槽一次都必须重新开始适应新的工作,且工资待遇还是和刚毕业的大学生一样,都得从实习期开始。说句俗语,打工多年的大学生再重新打工,是干大马的活,给的小驴的*。“这有些不公平,我认为**不会识别人,说句不客气的话,有些私企**的水平还不如我,如在企业中搞家族管理,在员工中安排‘卧底’,让人有在**中生活的感觉。这些**能够成功,只不过是他们运气好些罢了。还有的企业员工素质不高,人与人之间关系复杂,这不利于我们大学生创业。”
10多年来,张兵先后走过多家私企行业。他说,在私企工作的付出和收入不成正比,如原来他干的一家企业,工作时间没有8小时之说,想让员工加班就加班,并且从来不给加班费。而有时双休日加班不仅不给双份工资,连正常的加班工资也没有。遇到五一、十一长假加班,**也装着不知道**发三天的工资。而职工们敢怒不敢言,因为谁的话多**就会“修理”谁,轻者给你小鞋穿,重者直接就炒了鱿鱼。这几年就业比较难,一般打工者都不愿意轻易放弃工作机会,因此有些效益稍好的企业管理人员特牛气,尤其对农村来的打工者态度更是恶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