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西宁教育将带来惊喜无数

2011-08-05来源 : 互联网

――毛小兵在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登

青海新闻网讯 西宁教育未来十年发展目标:三年打基础,五年上台阶,十年进入西部先进城市行列。●2010年―2013年为打基础阶段。完成校舍安全工程,全面消除学校危房,打好西宁教育发展的基础。●到2015年,理顺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普及学前三年至高中阶段的十五年教育,大力实施学校标准化建设和**性高中建设,全面提升职业教育办学水平,力争建设西宁职业技术学院,大力开展社区教育,完善涵盖**的教育体系。教育质量大幅提升,使西宁教育事业迈上新台阶,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到2020年,全面完成教育布局调整,实现区域内校际之间办学条件、师资队伍、管理水平等大致相当、各有特色,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使西宁教育进入西部先进城市行列。

未来三年西宁教育干什么实现教育资源初步均衡

未来三年是西宁教育发展的关键三年,我们既面临着全面完成危房改造、基本完成教育布局调整**项目的任务,也面临着理顺体制,缩小差距,提升质量的更高要求。要以**性高中建设为**,以骨干工程为支撑,以校安工程为基础,大力实施学校标准化建设,合理配置资源,理顺管理体制,实现西宁教育资源的初步均衡。

基本完成教育布局调整

从今年开始,全市将**实施88个教育布局调整和校安工程项目,总投入将超过38亿元。坚持以规划为**,通过大幅度调整、高水平布局,到2013年全面完成校舍安全工程。到2015年,学校数量由目前的609所调整到260所左右,校舍面积在现有基础上增加110万平方米以上,基本完成全市教育布局调整工作。

实现县域教育的基本均衡

2011年,制定市区初级中学移交各区管理的方案及相关配套措施,至2015年,落实义务教育阶段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实现全市学校在设施设备、生均经费、师资队伍和办学水平等方面的基本均衡。

实施“扩优、提弱、补空”工程

采取措施,尽可能地扩大现有**教育资源的办学规模,增强**教育资源的辐射和带动效应;建立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机制,加大对农村教育投入的力度,引导项目、资金、政策更多地向农村教育倾斜,在基础设施建设、师资力量调配、骨干教师交流、扩大均衡生比例等方面给予薄弱学校和农村学校以必要的特殊政策,加快薄弱学校和农村学校教学质量提升,缩小城乡、区域和校际间教育差距。从2011年起,市、县两级财政投入,对边远地区教师实行奖补政策。结合教育布局调整工作,多措并举,逐步改善城乡教师住房条件和农村教师周转房条件。

“十二五”西宁教育干什么 实现教育基本现代化

“十二五”的五年是**职能转变、公共服务全面提升的五年,是**民生,促进公平,提高人民收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升全民文明素质,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力的五年。发挥好教育服务社会、服务家庭、服务社区的作用,既是国家发展战略的要求,也是全市人民的热切期盼。

2015年:实现教育基本现代化

促进全市各级各类学校的协调发展,努力提升基础教育发展水平,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进一步加强民族教育,重视、扶持特殊教育和民办教育。构建县域内以高中为**,以义务教育、学前教育为支撑,以**性学校为辐射,以高职院校为提升,以特殊、民办、学前、**教育为特色,以**教育为窗口的西宁教育体系。到2015年,实现西宁教育基本现代化。

学前教育:加快发展

强化**在发展学前教育中的主导责任,力争两年内在县各建成一所至两所**举办的、标准化的幼儿教育机构,辐射和**学前教育机构的健康发展;建立多元化的学前教育投入机制,严格准入制度和审批管理,促进民办学前教育机构健康、规范发展;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方式加快学前教育的发展。争取用两年左右的时间,全市基本形成**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学前教育发展体系。到2015年,形成以县、乡各级标准化幼儿园为**的各级各类幼儿教育机构体系,全市学前三年儿童毛入学率达到85%以上。

义务教育:适时实行全免费

到2015年,力争使城区省级标准化学校由50%提高到70%以上,农村市级标准化学校达到80%以上,全市省级实验设备达标学校达到50%以上,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5%以上。根据国家义务教育**机制实施步伐,适时实行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免费教育。

特殊、民族和民办教育:加大扶持力度

努力改善特殊教育办学条件,巩固和提高残疾儿童入学率,到2015年,力争使全市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90%以上。加大对全市民族学校的投资力度,积极协助省上完成民族职校、民族中学项目建设,促进民族教育加快发展;支持民办教育扩大办学规模,扶持2所―3所**民办学校加快发展,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规范民办培训类教育机构办学行为,创新**扶持民办教育的方式方法,提升民办教育规模质量。

职业教育:拟建高等职业技术院校

统筹普通高中和职业学校的协调发展,制定职普招生规模大体相当的招生政策,到2012年,使职校在校生人数达到3万人以上。实施职教**专业建设工程,调整专业布局,新增国家级**专业5个,省级**专业12个,建立6个综合性实践教学实训基地和100个校外实训基地,形成国家、省、市共建的三级**专业建设体系和涵盖一、二、三产业的实训体系,实现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有效对接。到2015年,力争建成一所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实现我市职业教育以市场就业为主向支撑产业发展的战略转变。

终生教育:各县各建1所成人教育中心

结合市民素质提升工程,积极实施社区教育服务中心建设,至2015年,各县各建成1所标准化的成人教育中心,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教育需求,逐步构建全民继续教育体系,努力促进学习型社会建设。

未来十年西宁教育干什么 进入西部先进城市行列

力争通过十年的努力,全面完成全市教育布局调整工作,实现区域内校际之间办学条件、师资队伍、管理水平等大致相当、各有特色,基本消除“择校”现象,义务教育公平度、满意度大幅提高。全市儿童学前三年毛入学率达到88%,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9%,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6%,职业教育在校生达到3.4万人。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教育年限达到12年,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4.5年。使西宁教育进入西部先进城市行列。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严格规范考试次数和科目,严格规范学生在校作息时间和作业量,严格规范各种社会补习机构和教辅市场,严禁教师利用各种形式进行有偿补课。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

形成一校一特色的教育格局

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积极探索有利于培养各类人才成长的办学途径,鼓励学校创新办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对学校、教师、学生的创新活动要给予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提倡特色办学,在进一步办好艺术高中的同时,积极开展体育、外语等特色专业教育,不断拓展教育的内涵和外延。努力形成一校一特色的西宁教育格局。

办一所面向外籍学生的学校

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的办法,积极学习、引进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选送优秀教师和管理人员赴外交流培训,开阔教职员工视野,增强教师技能。积极开展**间教育的交流与合作,搭建西宁学生对外留学的平台,在现有师生**教育交流项目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培训与交流力度,探索西宁教育与**教育对接的模式与途径。提高对外籍学生的教育服务能力,到2015年,办成一所有一定规模的面向外籍学生的学校。

如何确保发展目标的实现 明确责任转变职能落实措施

实施科教兴市,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我们坚定不移的战略目标。全市各级党委、**和全社会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强化措施,努力使我市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加大教育投入力度

加大投入是促进教育快速发展的物质保证。各级**要将教育经费全额纳入本级财政预算,确保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两个提高”。在保证教育**项目建设资金,落实教育各项经费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对教育发展的支持力度。从2011年起,市级财政将设教育均衡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推进县教育均衡发展。

改革中考招生制度

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关于《促进西宁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扩大**资源,加快薄弱学校改造步伐,实行县?穴区?雪域内教师和校长交流制度,着力提高师资队伍水平。改革中考招生制度,推进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与高中招生制度对接,至2015年,将均衡生比例提高到50%,基本实现县域内教育的均衡发展。

对低保家庭儿童学前教育实行补贴

健全“**主导、学校联动、社会参与”的扶困助学机制,动员和鼓励社会各界以多种形式捐资助学,形成比较健全的资助体系,帮助贫困家庭学生实现接受教育的权利。在完善义务教育阶段**水平和扩大职业教育免费范围的同时,要努力将贫困家庭普通高中、幼儿教育纳入**助学体系。从2011年起,对全市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实行十五年免费教育,对低保家庭儿童学前教育实行补贴,确保让每一个孩子都受到应有的教育。

完善流动人口子女上学政策

坚持“以流入地**管理为主,以公办中小学接纳为主”的原则,稳妥解决流动人口子女入学问题。要加大对接收流动人口子女较多学校的扶持力度。要密切关注留守儿童的成长,切实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上学问题。

逐步解决择校问题

扩大**教育资源,严格高中“三限”政策,同时,深化教育内涵改革,采取切实措施,缩小校际间差距。通过扩大**资源,提升薄弱学校,加大教师校长的交流,均衡资源配置,逐步解决择校问题。

市区内下放初中办学权

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加大对各级各类教育的统筹管理。市区内下放初中办学权,实现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推进管、办分离。完善校长负责制,建立权责明确、统筹协调、规范有序的现代教育管理体制。规范和推进重大教育决策公示、通报、听证制度,探索成立教育咨询委员会,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科学的咨询论证。

扩大**教育资源比例

不断优化教育布局和教育资源配置。充分发挥**教育资源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实行名校带动弱校的一帮一、多帮一活动。积极探索联合办学和集团办学模式,有效扩大**教育资源。要在教育资源配置上向农村倾斜,提高**教育资源总量。

深化职业教育改革

探索**、行业、企业及社会分担职业教育能力建设的新机制,深入推进东部与西部、城市与农村中等职业学校联合招生、合作办学模式,推进校企合作,探索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体制机制,促进资源共享、合作共赢。

做好“两基”迎“国检”工作

明年,国家将对我省“两基”工作进行检查评估。教育行政部门要把明年定为“迎检年”,全面安排部署“两基”迎“国检”工作。各级、各部门一定要牢固树立全市一盘棋的大局意识,切实增强做好“两基”巩固提高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把“两基”工作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抓紧抓好,确保我市“两基”巩固提高工作顺利通过国家检查验收。

联系电话:023-62873158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68号3幢22-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20016 渝ICP备11000776号-1 北京动力在线为本站提供CDN加速服务

Copyright©2004-2021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叁壹伍捌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