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院周汉华:“网络实名制”包治百病?

2011-08-05来源 : 互联网

以为网络实名制就能解决所有问题,过于理想化,也是把问题简单化了

“在**新闻网站和主要商业网站推行**版主实名制、取消新闻跟帖‘匿名发言’功能取得实效,网站电子公告服务用户身份认证工作正在探索之中。”近日,某相关部门**人表示,要积极探索“网络实名制”。

这是官方*次明确表态,网络实名制确实已被列上日程表。

实名制*早进入公众视野是在2002年。当时,清华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光建议“中国人大应该禁止任何人网上匿名”,由此引发对“网络实名制”的**次激辩。

近几年来,关于“网络实名制”的争论持续不断。其中影响较大的是:2003年,网吧被要求登记上网者身份证信息;2004年,高校BBS**面向社会开放。这种网络后台“实名制”一直实施至今。

网络前台“实名制”亦有尝试。2006 年10月,原*****提出对博客实行“实名制”。2007年,中国互联网协会主持推进博客实名制管理,但终未获成功。

2009年5月,杭州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的《杭州市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保护管理条例》是中国*个实施“网络实名制”的地方性法规。但事实上,在“实名制”上未有实质性的进展。

一直以来,推进“实名制”的主要动力来自对公共安全的需求,而**“实名制”的主要精神力量则来自对言论和表达自由的追求。

“网络实名制”就能解决公共信息安全隐患吗?信息安全与言论自由到底应该如**衡?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研究员周汉华认为,“网络实名制”有其合理性。但与互联网有关的信息安全问题很复杂,并非“实名制”就能解决。

“实名”的现实世界,与网络虚拟世界一样存在问题。如果“以为网络实名制就能解决所有问题,就是过于理想化,也是把问题简单化了。”

周汉华指出,在互联网发展初期,约翰 巴罗在“赛博空间的*立宣言”中曾宣称,虚拟网络空间*立于现实空间,国家权力不能越界干预互联网。但经过20多年后,互联网已经成为个人生活、工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目前,基于网络的犯罪、网络**、侵犯国家安全的问题的确越来越多。“如果还继续坚持上世纪90年代的观点,似也不合时宜。”周汉华指出,对各国政府来说,网络安全都是新问题,并没有现成的解决方案。

近年来,中国一直尝试在互联网、移动通讯领域推进“实名制”。周汉华认为,这确实能取得一定的效果,但也会产生副作用。目前更为重要是,如何充分认识网络传播的规律,在网络安全与言论自由间寻找平衡,实施有效的管理。

周汉华认为,网络是一个很开放的区间。把维系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希望全部寄托在“实名制”上,也是非常极端的看法。事实上,各国都在探讨更有效的管理手段,比如社区自*、技术手段的监测、政府管制等。

在没有成熟的管制经验前,不能轻易否定“网络实名制”,但也不能夸大该措施的有效性。互联网的问题很复杂,不是颁布行政命令或者推行一项政策就能见效,必须采取多种办法,综合*理。

“互联网*理”是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新问题。“之所以称为*理,就是不同于传统的管理。”周汉华认为,“*理”要求多元化,各国国情不一样,对网络*理并非只有一种模式,而且每种*理模式也都应具有多元性,不可能正整齐划一。

联系电话:023-62873158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68号3幢22-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20016 渝ICP备11000776号-1 北京动力在线为本站提供CDN加速服务

Copyright©2004-2021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叁壹伍捌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