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利率赶走定期存款 银行流动性风险日增

2011-08-06来源 : 互联网

庄言 石仁坪

突然的加息,让银行门口再度排起**未现的活期转定存长龙。然而,25个基点似乎并不能缓解长龙背后“短存长贷”及其时间错配并发症――银行业流动性风险上升已然在通胀预期面前变得更为复杂。

一系列数据正是这一局面的*有力注解。《**财经日报》获得的*新数据显示,国内银行业中长期贷款占比,已由2008年6月末的51.6%上升至2010年9月末的60%;而定期存款占比由2008年6月末的40.7%下降至2010年9月末的38.2%。银行业金融机构流动性比例由2008年12月的49.8%下降到2010年9月末的43.5%。

在此背景下,通过存贷款来监测银行流动性水平的“**度”已达到“日”。然而,银行根深蒂固的“规模情结”,依然左右着种种新监管措施的“**度”。

“短存长贷”酿隐忧

“银行流动性存在期限匹配问题。”一股份制银行风险控制部负责人指出,当前银行流动性风险上升主要因为,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之后,银行投放大量项目贷款以中长期贷款为主,期限偏长。

但在存款方面,由于目前处于利率上行阶段,存款期限普遍偏短,短期存款较多。二者期限之间存在较大错配。

此外,持续多年的“炒房热”以及“*房潮”也让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成为中长期贷款的主力之一。对于此类贷款,此前不少业内人士将其归为**贷款,因为有“不断涨价”的房产作为抵押,但在房地产调控政策组合拳密集**的背景下,此类贷款的“**”属性也变得微妙起来。

“在一般情况下,这种错配普遍存在,银行也正是通过经营或调整这种错配来调动资金实现**。但如果结构变化较大就会隐藏较大流动性风险。”该负责人称。

交行*席经济学家连平指出,本轮流动性风险上升是结构性的,而非集体性。对四大行来说并不存在流动性紧张,否则之前央行也不会对其采取差额存款准备金率上调的政策,监管方面就是希望以此收回多余的流动性。

这种结构的形成也与上半年银行业存款市场的结构变化有关。今年上半年,在“三个办法一个指引”实施以后,要求银行“时贷时付”,而机构网点比较健全、布局合理的大型商业银行吸引更多企业在其开户,资金流入会多于中小银行。而在上半年,中小银行为满足存贷比指标要求,扩大存款规模,违规揽储、高息吸存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一股份制银行相关人士则认为,部分银行流动性风险上升也是由于理财产品的积极发展。在**压力驱动下,部分银行信贷投放并未减速,同时积极拓展理财产品,做得越多,存款出去的也越多。“资产业务快速增长,而负债业务并未像往年一样快速跟进,就会出现资金头寸紧张。”

而公司类债券的发行也助推了流动性风险的上升。连平指出,短期**券、中期票据、公司债、企业债等公司类债的发行,在今年都保持一定的增速。该类业务在抵消掉相关贷款业务的同时,也使派生存款随之消失。

对于业长期存在的“短存长贷”现象,业内人士表示,短期内或许很难改变。

近期,虽然中国人民银行采取了加息措施,尤其是中长期存款利率升幅较大,并且房地产调控新政使居民住房按揭意愿有所下降,但分析人士指出,目前中国仍然处于“负利率”的状态,中长期贷款冲动仍然较为强劲,而存款的吸引力则相对较弱。除非未来多次加息,“负利率”状态消失,且加之其他如坚持房地产调控、有效遏制产能扩张等,“短存长贷”的局面可能会有所减轻。

“冲时点”扭曲风险监控

与此同时,上述消息人士称,银行月末、季末存贷款“冲时点”的做法仍然大行其道。这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银行体系的风险监控功能,掩盖了流动性风险的真实情况,不利于风险暴露。

该消息人士告诉记者,许多银行“规模情结”根深蒂固,热衷于市场排名和份额,片面倚重时点规模考核,导致高息揽储、违规吸存现象屡禁不止。而以牺牲议价能力和风险控制为代价的短期化行为,不仅使监管数据失真,而且人为扭曲资金市场供求状况,加剧银行体系内流动性的波动。

针对上述情况,记者了解到,监管部门要求商业银行加强日常流动性管理,建立月度日均存贷款的统计制度,并按月度日均存贷款监测流动性水平,摈弃按月末、季末时点数据进行业绩考核的不科学做法。

上述股份制银行风险管理部人士认为,日均统计制度对流动性风险控制会有一些好处,但制度推动起来仍面临一定阻力,既有技术问题,也有银行意愿问题。

他指出,技术方面,银行内部系统计算和统计日均数据比较复杂,要看银行系统是否支持。而意愿方面,日均数据要求银行必须**存款的稳定性,在资金持有者普遍希望保持资金较高利率的当下,银行要将这些短期资金留在银行账面上,挑战很大。

此外,监管部门要求,银行按照自身业务的复杂程度,至少按季开展压力测试工作,遵循审慎原则设定压力情景,并充分考虑各类风险要素之间的关联性。

与此同时,在现有流动性比例的基础上,监管部门将引进流动性覆盖率和净稳定**比率,对银行在压力情况下的一个月内持续经营能力和一年以上长期资金匹配程度进行监测评价。

关于监管部门即将推出的流动性风险新指标,连平表示,明确的流动性比例为银行将流动性保持在安全健康状态提供了更高的保险系数。但具体指标设计与执行也要考虑到商业银行的承受能力。“如果银行流动性状况过于保守,银行**能力也会受到影响。”

联系电话:023-62873158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68号3幢22-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20016 渝ICP备11000776号-1 北京动力在线为本站提供CDN加速服务

Copyright©2004-2021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叁壹伍捌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