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转型以变应变

2011-08-06来源 : 互联网

转型是痛苦的,甚至要付出*大的代价,这也是中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型努力多年,但进展并不尽如人意的主因

金融危机或为中国经济转型**了良机,今年3月北京召开的“**”,从**天起就吸引了全世界的眼光。而**衰退中的**亮点,非中国莫属。国内外普遍认为,**宏大的经济刺激计划,使中国在此轮经济衰退中虽然不能***善其身,但也能保持住相对的较高增长速度,中国可能成为**经济增长的引擎。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苗圩分析说,尽管中国工业发展面临着诸多的**、国内不利因素,但是中国工业持续发展的支撑条件仍然是很好的,持续发展的基本态势没有改变。一是中国所处的发展阶段没有变,中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的中期阶段,内需的潜力仍然是*大的。第二是中国仍处在加快经济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世界的主题。经济**化在持续推进,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的转移方兴未艾。三是支撑工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和产业条件没有改变,经过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中国工业发展的水平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企业的竞争力在不断提升,具备了抗击重大风险和挑战的实力。

中国经济转型正是时机

恒源祥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刘瑞旗坚持认为,中国不可以大力发展小汽车工业,而是应该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事业。

他分析说:“假设我们学习美国的现代化,三个人有两辆汽车,那中国13亿人,将要有9亿辆汽车,那中国会成为什么样?我们的能源、我们的所有的东西都要瘫痪的。我在马路上随便吐口痰,所有人都对着我,说我不讲卫生,如果我开一辆奔驰,就会认为这个人有钱、有面子,为什么呢?你知道一辆汽车排放的废气对大自然造成的污染是一口痰的多少倍?这说明我们的价值观出问题了,以这样的导向去思考、去行动,地球是要毁灭的。未来企业的生存一定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并且也不能以自身为标准,一定是能够让绝大多数人普遍认同的、普遍共享的价值观来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

刘瑞旗的一席话可以说代表了中国企业家对未来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的反思。

关于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持续性问题,**与国内、业界和学界素有争论。越来越多的观点认为,仅重视生产要素投入而忽视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方式是难以为继的。其实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经济转型,但总体来看,中国经济仍在固有的“惯性”推动下沿着原有的轨道继续前行。

此次“金融海啸”袭来,虽然到目前为止,对中国的影响并不如西方发达经济体那么严重,但是,发达经济体发展过程中不均衡造成的严重后果确实在警示我们:尽快推动经济转型,解决经济运行中的深层次问题,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非常紧迫。

经济转型的含义十分广泛,核心内容可以归结为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量变到质变。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经济要实现这样的一个转变面临着不少挑战。首先是“充分就业”的压力,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就业情况的一个微小比率变化就意味着庞大的绝对数。所以,经济转型必须充分顾及中国这一特殊的“基本面”;其次是要平衡消费和投资之间的比例关系,过度依靠投资的增长方式好比过度依靠消费的美国一样,难以持续;第三是要平衡好内需和外需,内需不振而保持过高的外贸依存度,同样也会令经济体面临较大的波动风险;第四是要解决好世界工厂和商品资源相对不足,以及环境资源约束的矛盾问题。

其实,中国经济转型面临的挑战远不止上述四个方面。任务虽然艰难和紧迫,但推动的过程必须统筹兼顾,才能尽量避免对宏观经济造成较大的冲击。

企业转型需要战略突围

在新一轮的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衰退下,许多企业出现了危机,甚至出现了大量倒闭的情况。在顶峰效益管理顾问有限公司总裁史永翔看来,这些企业出现的困难并非急症的发作,而是慢性病使然。

倒闭的企业有三种明显的状态:一是长期经营不善,盈利能力低下,以规模扩充,掩盖经营的困难;二是单一化产品,落后于市场的发展;三是单一化市场,特别是纯出口的企业。**化的市场需求使得中国获得了大量的转移订单,我们的企业得以迅速发展,同时又凭借建立在资源基础上的成本优势,获得了相对的竞争优势。这两个方面是近年来中国大部分企业得以成功的关键。

史永翔分析说,这一次的金融危机使得我们众多的民营企业得以觉醒,仅仅建立在爆炸式的市场需求和相对成本优势之上的快速发展,对企业来说是阶段性的,是不能支持未来长期发展的。我们的企业必须建立新的盈利模式才能组合自己的能力,比如,我们观看足球比赛,一个球队打全面进攻还是防守反击,这属于战略问题,但配合这个战略必须要有阵型。举例来说,巴西足球习惯打短传渗透,英式足球擅长长传冲吊,法式足球控制中场,意大利足球防守反击……有了相对稳定的阵型,就知道如何配置资源,找到符合这个阵型打法要求的球员。相对的,巴西足球就需要拥有脚法灵动的球员,英式足球需要高大的前锋,法式足球需要一流的中场球员,意大利足球则更易培养一流的后卫和守门员。

在史永翔看来,中国企业为什么在面对市场机遇相对减少、竞争力加剧之时,企业的生存能力就大大下降,关键是我们有没有合适的盈利模式,就如足球比赛中的阵型需要合适的球员才能发挥威力,做企业必须要知道四个为什么?

知道自己坚守什么――价值观

知道自己要什么――战略

知道自己如何组合――模式

知道自己寻求什么――资源

粗放型管理走到尽头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告诉我们,每一次史前气候的*大变迁都会令不能进化的物种灭绝,却会让适应环境的物种进入大规模繁衍的新时代。经济发展的历史也同样证明,每一次经济危机来临时,都会有一大批企业灭亡,同样有一大批企业得到新生,进入新一轮的经济增长。

新奥集团管理与信息化委员会副主席、新奥投资副总裁胡晓明对中国企业未来转型做了如下分析:

**点,在金融危机背景之下,单纯的出口导向,难以维系,未来只有深深扎根于中国本土并放眼**,而且是内外兼修的企业才会渡过寒冬。

第二,金融危机背景之下,单纯依靠消耗资源发展的产业难以维系,其所产生的环境危机、能源危机,实际上是这次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只有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可循环的绿色产业才能够渡过寒冬,才能有光辉的未来。

第三,过去单纯依靠占有和控制上游资源来获得竞争优势的产业难以维系,未来只有发展紧紧贴近终端市场的需求,为终端市场服务的产业,才能渡过寒冬。

第四点,在金融危机背景之下,单纯依靠发展劳动密集型,或者在中国发展所谓智力密集型的产业也难以维系,只有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既给大家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又有较高科技含量的智慧密集型产业,才能渡过寒冬。

他继而分析说,正是基于这四个判断,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之下,中国的企业想要获得持续的发展,必须进行转型升级。回过头来看**知名的企业,他们早就进行了这种转型升级。

――由硬变软,由过去的一锤子买卖转向一揽子的服务和全过程的方案。

――**化的经营理念、**化的管理模式、**化的运作方式以及在**去整合资源要素,这才是中国企业未来真正意义上的**化,这也是未来在全世界打响由中国制造转向中国服务品牌的关键所在。

未来中国的企业和中国的企业家必须要静下心来苦练内功,真正向管理要效益,才能形成真正的核心竞争力,这才是国内企业持续成长、壮大的必由之路。

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联系电话:023-62873158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68号3幢22-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20016 渝ICP备11000776号-1 北京动力在线为本站提供CDN加速服务

Copyright©2004-2021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叁壹伍捌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